-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2024年的湖北
在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浩瀚星河里
镌刻下了熠熠生辉的璀璨印记
1.湖北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大力实施荆楚文脉赓续工程
2024年3月,湖北省正式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6个部门(单位)组成的工作机制,旨在进一步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拟订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推进重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的实施。10月,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大力实施荆楚文脉赓续工程,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计划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加强荆楚文化研究阐释,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着力推动荆楚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与文化交流活动成果丰硕
湖北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持续推进万里茶道联合申遗。2024年6月,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萍率团出访蒙古,与蒙方就万里茶道申遗深入交流。8月23日,中蒙俄万里茶道联合申遗考察暨自驾游活动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启程,三国30余位多领域代表参与,深入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申遗策略与文旅开发,有力促进了三国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9月4日,湖北省博物馆、万里茶道(中国段)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蒙古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伟大的茶叶之路”在蒙古国家博物馆开幕。12月7日,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圆桌会议暨沿线申遗城市联席会议在武汉举行,三国代表围绕遗产保护热烈交流,通过《关于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的武汉倡议》,强调提升申遗国际认知度、影响力与凝聚力,推动全方位合作。
3.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中心挂牌 武当山古建筑群建成600年暨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30年座谈会召开
2024年12月26日,以“保护遗产、赓续历史、传承文明”为主题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建成600年暨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30年座谈会在武当山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解冰出席会议,并为“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中心”揭牌。
4.善作善成 湖北因地制宜交出亮眼“四普”答卷
2024年,湖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顺利完成恩施市国家级和荆州区省级试点任务,全省累计调查文物点38078处,新发现文物2448处,完成田野普查97.9%,进度居全国前列。湖北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不断探索、别出心裁,成果亮眼,建立多级联动机制、多方多次寻找线索、内外业同步推进抓进度、创新“东西互检”模式保质量、“直播+公益”创新宣传方式,我省工作经验在全国文物普查会议作交流发言。
5.“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荆门屈家岭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4年1月20日,2023年度湖北考古工作汇报会在荆州召开,会上正式揭晓2023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当阳市九里岗遗址、荆门市屈家岭遗址、幕阜山脉东北部山间盆地先秦矿冶遗址群、武汉市新洲区曾家墩遗址(仓埠街遗址)、荆州市秦家咀墓地、襄阳市王寨墓地成功入选。
2024年1月,荆门屈家岭遗址以其卓越的考古成果荣获“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同年3月荣获中国考古界的最高荣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6.湖北省第三批文化遗址公园公布
2024年3月23日,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暨湖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汉召开,会上公布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三游洞、李时珍墓、彭家寨、容美土司屏山爵府遗址、凤凰咀遗址为第三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并为其授牌。至此,我省共评定公布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三批次18处。当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为主体的荆楚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7.辉煌70年 盘龙城遗址文物保护筑新篇
2024年是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首次大规模科学发掘50周年。
2月1日至6月2日,“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举办,该展成功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
6月24日至7月28日,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多家单位,在湖北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举办为期35天的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学校,这是湖北第一次举办国际田野考古学校。
11月26日至27日,“盘龙城与长江文明暨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现场发布了《盘龙城:1995-2019》考古报告,同时开启跨年大展“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
2024年,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考古研究守护城市记忆 创新展示赋能遗址新生”案例获评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盘龙城遗址创新性保护展示入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
8.湖北省博物馆入选新一轮央地共建博物馆 全省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3家、二级博物馆8家、三级博物馆14家
2024年5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确定并公布新一轮15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再次入选。2024年5月1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湖北3家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8月23日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五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评定结果,其中,湖北省8家博物馆入选国家二级博物馆、14家博物馆入选国家三级博物馆。目前,湖北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已达76家,其中一级博物馆12家、二级博物馆19家、三级博物馆45家。
9.“5·18国际博物馆日”湖北省主会场活动暨襄阳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在襄阳举行
2024年5月16日,“5·18国际博物馆日”湖北省主会场活动暨襄阳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在襄阳举行。新落成的襄阳博物馆基本陈列六个展厅共6300平方米,馆内珍藏文物7万多件,展出代表性文物4000多件(套)。活动发布了2023年度“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名单,首届“博协杯”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湖北赛区获奖名单等,启动“文物系荆楚 同心向未来——青年文物专家公益云课堂暨青年文物保护志愿者公益行”活动,举办“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博物馆教育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1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主会场暨苏家垄考古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京山举行 首批湖北省文物主题游径出炉
2024年6月5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主会场系列活动”在京山举办,新建成的苏家垄遗址博物馆、京山市博物馆新馆同步开馆。开幕式现场发布了万里茶道、英雄江城、荆楚长歌、守望三峡、天地烘炉、容美纪游等首批6条湖北省文物主题游径。
11.“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相继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2024年4月19日,“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由湖北省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荆州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宜昌博物馆、襄阳市博物馆合办。该展是近年来中国在美国举办规模最大、珍贵文物最多的展览,共展出263件/组展品。9月14日,该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回国汇报展。
12.湖北省博物馆北馆全新开放 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开展
2024年12月31日,湖北省博物馆北馆全新开放,推出“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分为湖北古代文明、湖北近代风云、湖北现当代英杰三个各自独立又前后承续的展览,全面展示了荆楚地区的发展脉络与卓越成就。“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陈面积总计约4300平方米,展陈文物1.6万余件,与南馆专题基本陈列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荆楚特色展陈体系。北馆开放后,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全部展出。
13.湖北文物专家吴顺清入选2023年度“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2024年3月1日,2023年度“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正式发布,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吴顺清光荣当选。吴顺清是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名誉主任,曾任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和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他50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文物保护科技第一线,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14.创新宣传方式,开展跨业界合作,“湖北文物”朋友圈渐成规模
2024年,“湖北文物”新媒体宣传大力推进创新实践,成功打造多个流量爆款,其中《荆楚百万年 长江天际流》系列专题片以荆楚文化“五大突出特性”为主线,分为《探源》《造物》《归流》《共耀》《和合》5集,一经推出就获得全网好评,被学习强国、国家文物局等权威媒体转载。多形式开展“遇见百件荆楚瑰宝”宣传展示,108件珍贵文物全面展现湖北历史发展脉络。积极拓展跨业界交流与协作,响应国家文物局 “繁星计划”号召,与腾讯公司携手,共同开启“繁星耀荆楚”中小博物馆系列宣传,讲好湖北文化遗产的精彩故事。
2025新岁启幕
且随湖北文物
赓续华章,再启新程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