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曹雯、通讯员杨志文、王桑)1月7日,黄冈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黄冈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黄冈持续打造“冈好办”品牌,为经营主体降成本133亿元,新增减税降费20.1亿元。新增经营主体12.1万户。
个体工商户是黄冈市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近年来,该市深入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以黄梅县、武穴市为试点,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15个部门制定行动方案,出台13条降本增效措施、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措施36条等系列扶持政策。
创新开发个体工商户经营情况信息采集系统,采取“前端网上录入、后端核验备案”模式,逐户上门采集、核实4个领域24类别73点位的信息,建立动态监测数据底座。强化与金融、社保、不动产、纳税等部门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实现经营情况常态监测。
黄冈将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按照行业类型、经营规模、营业收入、经营特点等,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个类型和“名、特、优、新”四个类别,精准绘制“信用画像”,分成ABCD四个由低到高的信用风险等级,实施有针对性地帮扶措施。
据统计,全市审批和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减61%、办理材料精简36%、办事环节减少40%,平均“综窗”受理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