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张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群山环抱,烟田如画,河溪纵横,阡陌交通。此地位于丹江口市西北部,素以均州名晒烟闻名。近年来,因雪茄烟叶产业之兴,它已然成为荆楚大地一颗耀眼明珠,乡野之美与产业之盛相得益彰,令人流连忘返。
五龙池烟区产业综合体就位于此,以五龙池雪茄烟叶片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地势优渥,四季分明,水土丰盈。然而昔日的五龙池,因产业单薄、设施匮乏,发展单一,村人虽勤,收成有限,长年困于小农之苦。今日再访五龙池,则是另一番景象:烟田如绣,炊烟袅袅,村道通幽,溪桥相连。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一片片茁壮生长的雪茄烟叶,随风摇曳,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崭新故事。
“筑基强根,产业兴旺绘新景”
丹江口市局(营销部)因地制宜,以“产业振兴”为抓手,聚焦雪茄烟叶主业,开启了一场壮丽的乡村振兴实践。从选址规划到设施完善,从技术推广到品质提升,丹江口市逐步形成了2250亩基本烟田核心区,以网格化管理实现精细化耕作,构建起一条完整而科学的雪茄烟叶生产链条。
进入五龙池产业综合体,目之所及,皆是连片烟田。1009亩土地集中流转,标准化漂浮育苗工场错落有致,机耕路与灌溉管网交织如网。997间雪茄烟晾房点缀田间,井然有序。每到夏季,烟叶飘香,农机轰鸣,烟农们的笑容在烈日下熠熠生辉,描绘出一幅丰收的盛景。
“技艺为魂,打造品质雪茄之地”
雪茄烟叶之精,不仅在于土壤与气候,更在于精湛的技艺与严苛的标准。五龙池产业综合体专注于技术革新,组建起一支高素质技术团队,深耕田间地头,从品种选育到采收晾制,无一不追求极致。
在这里,季节的变化与烟叶的成长交相呼应。春日冬耕,起垄覆膜;夏日育苗,植保施肥;秋收晾晒,严控发酵。一系列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不仅确保了烟叶品质,更为雪茄烟叶生产树立了标杆。通过科学规划和高效管理,五龙池的雪茄烟叶已成功迈向国内市场,成为远近闻名的“金叶子”。
“服务至精,产业发展有温度”
2024年,五龙池产业综合体荣获全省烟区产业综合体第一名。成功,离不开合作社与烟农的携手同行。均州烟叶专业合作社以现代化服务理念,建立起25支专业化服务队,涵盖育苗、机耕、植保等多个领域。无人机在田间翱翔,旋耕机在地头作业,烟农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轻松完成往日费时费力的农活。“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成为五龙池烟叶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更令人动容的是,合作社不仅为烟农提供技术支持,还以多元化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农忙时耕作,农闲时务工,乡野之间,劳动的价值被重新定义。
“绿满烟田,乡村振兴绘新篇”
五龙池之变,远不止于产业的繁荣。雪茄烟叶的成功种植,激活了经济脉搏,也焕发了乡村的生机。从百姓家门前的硬化村路到四通八达的灌溉系统,从标准化生产基地到生态化田园风光,综合体内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改变,每一位村民都融入了建设。
五龙池产业综合体带来的乡村振兴,不止改变了地表的风景,也深刻塑造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昔日的贫瘠与孤寂,化作今日的希望与活力。村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共同致富;也懂得了自我提升,以知识和技能改变命运。
昔日的荒坡薄田,今日绿意盎然;昔日的清贫山村,今日阡陌交通;昔日的静谧乡野,今日人声鼎沸。烟叶金黄,稻田翠绿,良田美池之间,传递着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
如今的五龙池村,是一幅现代与传统交织的乡村画卷,是一处产业与文化共荣的和谐天地。这里的村民,勤勉乐业,和睦相处;这里的土地,丰饶肥沃,绿意盎然。烟田之上,丰收的歌声与村民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久久回荡,诉说着一段属于新时代的振兴篇章。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