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茶村诗社』“三言”中的情爱意识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1-03 18:29:05

“三言”中的情爱意识

文|刘汉斌

“三言”是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梦龙编辑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面广。其中描写青年男女情爱题材的作品影响最大。这些作品通过对人世间情爱的描写,歌颂了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传统意识。

一、坚持弘扬真情

综观“三言”中的爱情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注重对真情实感的渲染,将情与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冯梦龙所言:“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全面讴歌了纯真爱情的伟大和力量。

如在《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乐小舍拼生觅偶》中,当意中人顺娘不慎落水时,男主人公乐和明知自己不会游泳,仍奋不顾身地跳入江中,感动了神灵。最后,在湖王神灵的帮助下,救起了顺娘。他的真情不仅感动了神灵,而且感动了原本反对这桩婚姻的顺娘的父母,有情人终成眷属,乐小舍如愿以偿,与顺娘结为夫妻。

《醒世恒言》第九卷《陈多寿生死夫妻》中,男主人公陈多寿与女主人公朱多福自小相识并定下婚事。十五岁时,陈多寿得怪病,二十一岁的朱多福不但不厌弃多寿浑身腥臭,还义无反顾与其结婚,并殷勤服侍陈多寿多年。为了不连累妻子,陈多寿吃下砒霜自尽,多福发现后但求同死,也吃下了砒霜,夫妻二人有幸被邻居救治,陈多寿反而因祸得福,被医好了多年的癞症,从此两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二、注重情感描写

“三言”的爱情作品中,冯梦龙所描写的故事生动活泼,他十分注意事件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丰富、细腻的笔触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如在《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作者写李甲从孙富处回来,郁郁不乐,杜十娘见状便“抱持公子于怀间,软言抚慰”。当李甲说出他与孙富的卑劣筹划,已把杜十娘卖给孙富做婆娘时,作者笔峰一转,写杜十娘“放开两手,冷笑一声道: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发乎情,止乎礼,诚两便之策也。那千金在那里?”把杜十娘遭到突然打击后,那种难以抑止的悲愤和对李甲的决绝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秦重服侍酒后的莘瑶琴那段描写也很典型。作者在瑶琴酒醉归来,不理睬秦重的情况下,先写秦重向丫环要了一壶热茶,把栏杆上一床大红纻丝绵被轻轻取下,盖在美娘瑶琴的身上,并“把银灯挑得亮亮的,取了这壶热茶,脱鞋上床,挨在美娘身边,左手抱着茶壶在怀,右手搭在美娘身上,眼也不敢闭一闭”。作者紧跟着又写美娘呕吐,秦重怕污了被窝,就把自己的道袍袖子张开,罩在瑶琴嘴上。美娘瑶琴吐毕后,又写秦重下床,“将道袍轻轻脱下,放在地平之上,摸茶壶还是暖的。斟上一瓯香喷喷的浓茶,递与美娘”。这一连串细节的描写,把秦重对莘瑶琴的爱怜、尊重以及那种又惊又喜、战战兢兢的复杂心情,表现得非常饱满酣畅。

三、竭力伸张正义

在“三言”中,冯梦龙十分注重伸张正义,笔下的男女主人公为了冲破束缚爱情的牢笼据理力争,生死相依。这种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舍生忘死的挚爱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

如《警世通言》第二十九卷《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中,张浩与莺莺互相爱慕,私订终身。后张浩迫于叔父的压力,与孙氏议婚。莺莺得知后向官府提出了诉讼。尽管孙氏与张浩议婚,是张浩叔父为其聘定的,是“父母之命”,是“媒妁之言”的婚姻,但张浩与莺莺是自愿结合的,官府判定“宜从先约,可断后婚”。可见作者的愿望是要求自主自愿的婚姻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可。  

《警世通言》第八卷中《崔待诏生死冤家》是一篇表现爱情巨大力量的代表作品。其主人公裱褙匠的女儿璩秀秀为了摆脱封建主义人身依附关系的锁链,追求纯洁、真挚、平等的爱情,面对根深蒂固的封建秩序,进行了大胆的挑战。秀秀虽然最终被咸安郡王所杀,但其争取自由的火焰并未熄灭。她死后为鬼,却仍与爱人崔宁重建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家庭。虽然再次遭到咸安郡王的迫害,在人间无法容身,但她却和爱人一道,最终逃脱了世俗礼教的封锁。小说最后让秀秀在幻想的形式中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以此说明了有情人追求爱情自由的意志是多么顽强,正义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

四、肯定合理情欲

“三言”中的不少故事反映了人性本能,男女相悦可以为婚,是合乎情欲、合乎人道的恋爱婚姻观。

《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吴衙内临舟赴约》中官宦小姐秀娥在偶然的机缘遇上了仪表俊雅、举止不凡的吴衙内,二人彼此一见倾心,因两家的船即将各走东西,秀娥便下决心,让吴衙内跃舟而来,与其在自家船上闺房中结为连理,并想尽办法遮住父母耳目。此二人婚姻大事不经父母、不用媒妁,自己悄悄做成好事,事后虽为父母得知,为保守秀秀的名节,她的父母也不得不成就这一桩姻缘。从吴衙内与秀娥身上,我们看到,自愿自主的婚姻应该得到社会和父母的认可。

《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王三巧与陈大郎偷情,作者也并没有提出批评,而是给予宽容。蒋兴哥与王三巧本是恩爱夫妻,王三巧在蒋兴哥到广东讨债之际,遇见与其丈夫同样美貌的陈大郎,这时王三巧已独守空房近三年了,陈大郎对王三巧甚是爱慕,二人在薛婆的巧计撮合之下,偷情欢娱。当蒋兴哥知道妻子红杏出墙时,虽然心中懊恼,但他还是反醒自己不该贪图蝇头微利而长年撇下年轻的妻子。最后,作者安排王三巧救了蒋兴哥一命并和他重拾旧好作为结局。由此看来,只要出于真情、真爱,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男女之间的合理情欲。

【诗人简介】刘汉斌,笔名刘宁,湖北团风人。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冈市作协全委会委员、东坡赤壁诗社常务理事、团风县诗词学会会长。有诗词及散文作品散见于省市级以上报刊。出版诗词集《论史七言绝句集》《刘宁诗词选》,散文集《沉睡的脊梁》。

责任编辑:申梦芊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