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2025年宜昌经济发展前瞻④如何激活力?
湖北日报 2024-12-31 15:29:46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仁玺

       专家称,在现阶段,一个地方“四上”企业的多少,基本可以客观地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可称之为经济是否活跃的“晴雨表”之一。

     “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12月27日举行的宜昌市委全会通报,2024年宜昌净增“四上”企业1310家,这已是连续两年净增数量超过1000家,其中限上商贸企业占全省增量的三分之一。

       宜昌提出,2025年,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相统一,千方百计激活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开放的手段汇聚要素资源,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发展的活力如何持续激发?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2024年,宜昌深化改革大动作不断,危旧改、城市“数公基”等5项工作入选全省改革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一。特别是率先在全省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宜昌市委全会提出,要坚持一切向发展聚焦、一切为发展开路,在“老路走不通”的情况下,要多从体制机制入手解决系统性、结构性问题。

       2025年,宜昌将抓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年”各项工作落实,着力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持续完善资源资产确认确权确值、特许经营管理、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等政策体系,促进“有效资产-有效投资-有效债务-新的有效资产”良性循环。

       深化宜昌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加速构建“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大园区+小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人员机构精简、社会事务剥离,加快建立“一区多园”一体运营模式,确保2025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出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清单。

       宜昌将坚持以政府支持激活需求端、以体制机制创新重塑供给端、以供应链平台促进供需对接,深入实施城镇住房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人、房、地、钱”有机联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局长杨涛表示,2025年将继续深化危旧房改造省级试点创新,推进城市更新,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06个,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9个,启动危旧房改造试点项目不少于8个,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做好供需对接,更好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宜昌还提出,国有企业要聚焦做大做优国有经济,持续优化发展布局,规范新设子公司、员工招聘行为,实现“瘦身健体”、聚力发展。平台公司要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加快“去平台化”,向实体化、产业化、市场化转型。


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越是经济运行承压,越要以优化营商环境来提振市场信心、汇聚发展资源。

       宜昌提出,2025年,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以局长“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活动为载体,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打造促进         经营主体提质扩容的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推动惠企政策全量集成、精准直达、免申即享。

       常态化开展政企恳谈、产销对接活动,打造“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升级版。同时加强政府履约、涉企执法和政务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电视问政。

       加大“四上”企业培育招引力度,确保2025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80家、限上批零住餐业企业400家、资质建筑业企业60家、上市公司1家。


全力以赴稳外贸稳外资

       宜昌市商务局通报,今年前11个月,全市实现进出口435.6亿元,同比增长10%,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122万美元,增长13%,实现逆势增长,总量从全省第6们升至全省第2,创历史新高。

       宜昌提出,2025年,要打好外贸稳增长、内外贸一体化、开放枢纽功能提升三大攻坚战。

       实施综合保税区提升行动,引导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规上工业企业的进口设备入区流转,大力招引保税加工、仓储、物流项目,加快推进食用油保税仓储、氯化钾大宗进出口等项目建设,确保综保区争先进位、“退C进B”。

       建好用好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推广应用“宜农兴”农产品出口退税平台。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

       更大力度招引和利用户外资,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会参展,推动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同时,要积极融入中欧(亚)班列国际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


责任编辑:韩永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