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柴安成 周晨媛)星汉灿烂,职教辉煌照四方;岁月如歌,匠心筑梦写华章。12月29日,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三届体艺节闭幕式暨元旦晚会璀璨上演,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展现了职业教育的风采和学校的办学成果。
华灯初上,校园内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晚会在舞蹈《万紫千红》中拉开第一篇章“匠心传承”的序幕。来自高三年级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身着绚丽的服饰,用灵动的身姿诠释着职业教育的丰富多彩和育人成果。
这不仅寓意着学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繁花似锦,更象征着每一位学子在这片职教天地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学校始终秉持着“崇德尚能 艺文育匠”的办学理念,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定能茁壮成长,如同这舞台上的万千姿态,各自精彩。
奋楫扬帆正当其时。诗朗诵《弦歌不辍“双优”之约》回顾了学校“双优”创建的历程。2022年,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启动省级“双优”(优质学校、优质专业)建设。经过两年的建设,党建引领进一步夯实,“四梁八柱”育人成效不断显现,专业建设及“三教”改革初显成效,“五金”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产教融合持续深化,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持续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2023年,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会计事务、幼儿保育、计算机应用等四个专业顺利通过孝感市“优质专业”初期评审,2024年8月,“双优”顺利通过省级中期评估,跑出安陆中职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歌舞《青春向太阳》点燃了全场的热情。来自首届校园歌手初赛的同学、幼儿保育二(2)班的学生们用青春的舞步和嘹亮的歌声,展现出职业教育学子的蓬勃朝气。青春,是职业教育的底色,是学生们追逐梦想的力量源泉。学校注重挖掘学生的青春潜力,鼓励他们在专业学习中积极探索,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正如舞台上初升的太阳,学生们以青春之姿,向着未来的职业道路奋勇前行,用汗水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走产教融合特色之路,展校企协同育人风采。小品《实习初体验》则以纪实的方式展现了职业教育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规律,加强工匠精神培育,让学生学会“做事”。通过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的点滴故事,深刻诠释了“工学结合”的育人内涵。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024年以来,学校先后成为全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孝感市造纸行业产教共同体理事单位,与碧山机械共建实训基地,先后组织多批次学生分别赴武汉、安陆等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学校与企业紧密携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劳动中收获技能,在合作中领悟团队精神,真正实现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对接。
第二篇章“艺文创新”在舞蹈《象山水月》中徐徐展开。来自幼儿保育二(1)班的学生们将文学、音乐、武术等元素巧妙融合,优美的舞姿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诗意的世界。这一节目寓意着学校在艺文领域的多元探索与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提升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艺文课程和社团活动,举办“两礼两节”,学校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下,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思维。
实操展演与视频展现相结合的《机器人》节目惊艳全场。舞台上,机器人在学生们的操控下灵活舞动,绘出校标,展现出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这一节目背后,是学校对创新教育的积极探索。在职业教育的新时代,学校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雷朝阳和郑星宇在智能机器人类双足人形机器人、仿生类机器人(A类)高中组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取得学校在此类赛事中的最好成绩。
爵士舞《无热血、不青春》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舞者们充满力量的动作和自信的笑容,展现出职业教育学生在奋斗与创新道路上的无畏姿态。学校致力于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他们在青春的舞台上勇敢追梦,以热血之姿书写职业教育的精彩华章。在这里,青春不再是迷茫与彷徨,而是奋斗与拼搏的代名词。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歌曲串烧《时代感》以奋进昂扬的旋律,诉说着职业教育的开拓与创新。青年一代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力军,正以创新的思维和崛起的姿态,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将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他们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来自首届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的获奖歌手,用青春激昂的歌声,展现了学校“艺文育匠”办学成果,彰显着职业教育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晚会的第三篇章“青春续航”在舞蹈《新年快乐》中开启了新的乐章。青年教师们用充满活力的舞蹈,展现出新一代职教人的朝气蓬勃。他们是职业教育的接力者,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长平台。近年来,学校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引进5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人才,师资力量得以充实。为青年教师成长赋能、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校园里,青年教师们与学生共同成长,赓续传承,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舞台剧《校园开放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顾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同时畅想了美好的未来。以入校参观的九年级学生的视角,在学校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半个世纪的安陆职教变迁,在舞台上生动呈现。学校深知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守初心,不断创新教育模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从蒿桥山上、护国城边,到毛河河畔,以及不久的高铁新区;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一代代的安陆职教人,以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为使命,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书法与乐器表演《惠风和畅》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陈彪老师和兰亭书法社的学生们同台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尽显传统文化的韵味;王俪桦老师演奏的二胡悠扬的旋律如潺潺流水,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冉毅玲老师的键盘弹奏十指飞扬,展现扎实的艺术素养。学校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通过书法、乐器、手工、文学、非遗等社团活动,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在职业教育的大舞台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能相互交融,共同谱写育人新篇章。
歌伴舞《追梦圆舞曲》将晚会推向了高潮。杨龙、王驰、胡瑶、蔡盼等四位老师和幼儿保育一(1)班学生联袂演出。在悠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中,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安职人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学校始终鼓励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梦想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里,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梦前行,用汗水和努力铸就辉煌未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