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基层人物|张向华:以画笔绘梦,育桃李芬芳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2-25 08:51:14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梁欣)在咸宁市咸安区马桥中学,有一位深受师生喜爱的优秀教师——张向华。她从教17载,荣获了咸宁市骨干教师、市“最美军嫂”以及咸安区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她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用手中的画笔为孩子们描绘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匠心育人躬耕讲台

12月20日,走进马桥中学的美术教室,张向华正耐心地指导学生创作水彩画。教室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画笔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张向华与“画”的缘分始于2002年,她考入湖北科技学院美术系,从此踏上了艺术的道路。

“身处在师范类专业培养方向的学校,周围的师生环境、课程设置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渐渐意识到教师这份职业的价值。”在校期间,张向华不仅担任美术系学生会主席,还兼职于向阳湖高中和咸宁交通学校,这些经历为她日后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张向华于2007年8月返回咸宁,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2010年,她以优异成绩成为咸安区在编教师;2014年,她考入湖北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学院,毕业后在马桥中学任教至今。多年来,张向华白天勤奋工作,夜晚则笔耕不辍,总结教学心得,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一次课堂上,张向华为学生们讲解了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和浩渺的江河湖水。希望同学们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成为栋梁之才,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是张向华对学生们的真挚祝福和期盼。

潜心打磨提升教学

张向华的美术课总是充满活力和创意。她深知,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是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一些不了解的人,认为美术教学就是画几幅简笔画,这样的看法太狭隘了。我希望呈现更有深度、内容丰富的专业课堂。”因此,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在张向华的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挥洒画笔,探索色彩、结构和明暗变化的奥秘。她还鼓励孩子们将美术融入生活,用画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

每年,张向华还会积极组织画展,参展作品包括素描、国画、陶艺、立体纸塑、手工剪纸等不同种类。绘画作品色彩鲜明,剪纸作品栩栩如生,手工制作变废为宝。

2008年,全区学生手工制作作品大赛中,她辅导学生创作的《蛋壳上的艺术》《美丽的家园》荣获区级一等奖;2009年,在“国土资源杯美术·绘画·摄影·书法”大赛中,共有7幅作品获奖……多年来,她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绘画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同时,她自己也获得了诸多荣誉和认可。在2015年全市教学大比武中,她以咸安区第一名的成绩参赛,荣获全市冠军、湖北省亚军,作为湖北省“优秀资教老师”被选派到英国学习深造,并荣获“咸安区学科带头人”“咸宁市骨干教师”等数十项荣誉。

师生相伴共同成长

通过平常和孩子们的相处,张向华深刻体会到了爱与信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她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爱心和耐心去呵护他们。班上有个叫小月的女孩子,性格非常内向,每当其他同学玩耍的时候,小月就在一旁发呆。原来,小月是留守儿童,家里的经济情况比较拮据。张向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时刻关心小月的学习和生活。在她的暖心呵护下,小月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作为军嫂的张向华,在家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尽管生活忙碌而艰辛,但她从未有过怨言,始终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愿和孩子们一道,用画笔种下梦想,去描绘更加灿烂多彩的人生!”张向华深知,教育是一项需要用心去做的事业。她用自己的画笔为孩子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梦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她相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奋斗,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就能让教育发挥出源源不断的能量。


责任编辑:余娅敏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