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向新而行不忘初心,山城蝶变再展宏图。
2024年,巴东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亿元、增长5.8%,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亿元、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县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5%、6.5%。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巴东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省委“五个以”实践体系和“五个一”调控机制,锚定县委确定的“四个功能定位”,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成功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极为不易的发展答卷,让“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先行县建设再取新成效。
新能源新产业拓产业新局
12月21日,冬至。寒冷的天气没有让巴东县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产业项目建设现场的作业“降温”,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塔吊升降......一派热闹景象,骨料廊道的全线贯通,让巴东的新产业迈出了关键一步。
同时,溪丘湾乡平阳坝社区一座蓝白相间的万平厂房内,一条24000瓶/小时的瓶装水生产线,正将一瓶瓶神农溪富锶矿泉水输送全国;在沿渡河镇石喊山村,国能长源农光互补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在信陵镇土店子村,这个全省首个“绿电村”,家家户户一改往日的烟熏火燎,正享受着“绿电”带来的福利……
玖胜光学、联基电子、寇莱公白酒……一个个新产业在巴东落地生根;金象坪生物医药产业园、青龙桥智慧物流园……一个个现代化产业园区托起巴东大工业之梦。
巴东县委、县政府一直将“稳”与“进”深植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凭借精准研判与积极应变,紧抓时代机遇,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巴东经济恢复态势向好,仅在2024年就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实现破零。
数据的增长源于全县上下秉承"跑起来"寻商机、抢时间占先机的理念,各乡镇各部门的招商团队以拼经济、拼发展的竞进姿态和50万巴山儿女向新而行、不忘初心的坚持。2024年,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8个、新开工39个、新入库19个,引进外资300万美元。
经济的稳步发展,也得益于巴东良好的营商环境,全州法治营商环境现场会在巴东召开,13项改革事项纳入省州试点,“工商贸十条”送上真金白银,发放贷款12亿元,兑现惠企资金1837万元,新增市场主体5494家。创新招工方式,精准解决企业用工1500余人,一系列举措不仅吸引了投资,更让投资变成了效益。
下好“先手棋”,方能打好“主动仗”。迈向新征途,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新兴产业生机勃发,未来产业破土萌芽,传统产业“老树开花”,创新驱动这一“关键变量”正转化为巴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升颜值护安澜做好绿文章
巴东是长江入鄂第一县,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巴东县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系统治理、分类施策,以做好“绿文章”的发展思路,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1月28日,湖北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在巴东县签约,绿葱坡镇庙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三尖观林场林下1000亩20年的种植经营权,以184万元成交,实现生态“颜值”变“产值”,让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为升级巴东生态颜值,巴东扎实推进河长制、长江十年禁渔、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91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全面完成,4个国省控水质断面达标率100%。清江巴东段水质连续9年稳居国家Ⅱ类标准以上,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
十二岭、钟坝河、徐家咀水库加速建设,金果坪、水布垭灌区建设有序推进,5个乡镇水厂改扩建投用,7条山洪沟治理补齐防洪排涝短板。5个中心村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投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0%。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24万亩、耕地流出整改3.22万亩,粮油蔬菜“丰”景喜人。完成森林抚育1.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
同时,巴东全域推进“清洁家园”行动,1000个户厕完成改造,600个生态庭院花果飘香,官渡口镇的东坡社区、下马洞村,大支坪镇的原十二岭村(现耀英坪村十二岭片区),溪丘湾乡的营盘村入选省级美丽乡村。
好的生态才能孕育好的产品,如今巴东已认证有机茶园1625亩;正山堂·巴东红揽获楚茶杯1金1银;巴东红·木莲花荣获中国好红茶五星产品;巴东魔芋、巴东天麻亮相CCTV;巴东伦晚在全省晚熟柑橘鉴评会上斩获7金6银。
大江东去,奔流不息;长江两岸,水清岸绿。巴东如今正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两江库区重要生态屏障。
促融合提品质复旅游荣光
12月21日,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恩施绿葱坡滑雪场流光溢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在这座华中地区配备齐全、颇具高山特色的滑雪场体验冰雪乐趣,自12月14日“开板”以来,日均千余名游客前来打卡。
从春和景明、夏日繁花,再到秋日硕果、白雪皑皑,季节更替中的巴东展现着不同的魅力。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十大重点工程”,积极开展“三大行动”,加快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围绕这一目标,今年,县体育中心主体完工,游泳健身中心、黄土坡体育公园建成投用,巫峡口景区提档升级并通过4A级复核,新增9处民宿群落、950余家民宿,牛洞坪上榜湖北旅游名村,田家坪水库入选省级水利风景区。
巴东,这个“峡江画城”连续5年上榜中国最美县域,入选全国文旅潜力百强榜第8位,获评“2024中国旅游目的地”。黄土坡获评全省唯一四星级地质文化村,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环城休闲之旅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野三关绿葱坡旅游度假区获评湖北十大夏季避暑目的地。仙池峰研学游、野花坪露营游、“云顶之心”音乐游、“千年巴东一夜回”沉浸游等打造文旅融合新IP。
发展旅游的同时,巴东积极探索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更好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这一年,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园盛大开园,博物馆、非遗馆、文化馆、图书馆接待游客突破120万人次,廪君传说等3个项目入选全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绿葱坡高山滑雪邀请赛、野三关半程马拉松等赛事活动的持续举办让巴东声名远扬;全国少儿围棋赛、县域足球赛湖北赛区、春季“村晚”、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等“国字号”赛事活动精彩不断、好评如潮。而央视《新闻联播》对绿葱坡滑雪、巫峡口风光、牛洞坪踏春的报道,为巴东旅游再添一把火。
如今的巴东,正将各类文化资源串联成珠,不断拓宽文旅发展空间,实现体育运动与旅游、生态、健康的深度融合,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24年,巴东接待游客突破12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90亿元。
系民生稳保障全力城镇化
城市“边角料”化身“口袋公园”,老旧小区改造让环境焕然一新,管网改造项目畅通城市地下脉络……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一大批民生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加快落地,托起全县老百姓的高品质生活,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这一年,巴东持续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4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982户,长江北岸城市品质提升项目顺利开工,野三关、沿渡河、金果坪等集镇“飞线入地”亮出最蓝天际线,城镇面貌越来越美;峡江路、华陈线即将通车,县城至高铁新区公交专线开通运行,新增停车场6个、车位1420个、充电桩100个,新建口袋公园8处、公厕3座,野三关天然气分输站正式投产,城镇功能越来越全;城区燃气管道更新、江南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开工建设,江北片区排水防涝项目一期完工,城镇韧性越来越强。
“原来这里就是一个废弃之地,流的是污水,丢的是垃圾,让人避而远之,现在改造成‘口袋公园’了,我们也有地方可以冬晒暖阳夏纳凉了。”在民族路居住的谭先生高兴地说。
不止于此,金果坪乡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投用,3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完成危房改造106户、居家适老化改造410户;36个暑期爱心托管班破解“带娃难”,躺睡式桌椅、护眼灯让学生睡得安心、学得舒心。
正如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巴东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年更比一年强。
执梦远航新时代,奋勇前进向未来。一个个谋求发展的举措,带来振奋人心的力量;一张张跨越赶超的蓝图,在执着的追求中越发透出清晰的脉络。放眼未来,按下项目“快进键”、打出落实“组合拳”、跑出推进“加速度”的巴东,向着更高目标再次出发,以更大力度谱写巴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高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