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开路先锋——恩施州交通运输系统勠力构建大交通的奋进故事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2-19 11:31:44

年末岁尾,喜事连连。

11月14日,恩施许家坪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湖北省第4个国际机场。

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恩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揭牌。恩施州成为湖北省第3个同时拥有海关和边检机构的市州。

12月2日,宜涪高铁恩施段征地拆迁暨建设服务动员会举行。宜涪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通后,有利于恩施更深融入长江经济带,成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节点。

山路弯弯秋意浓。(通讯员金启勇 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交通是基础;彰显“土、硒、茶、凉、绿”五大优势,交通是先锋。

新中国成立75年间,我国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恩施州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0万各族人民收获了空前的交通获得感、幸福感。

一心永向党

每一条新的交通线路都承载人民幸福梦想。

恩施地处武陵腹地、鄂西边陲,自古被称为“川蜀咽喉、荆楚屏障”。千百年来,人们仰望高山、呼唤坦途,在敬畏与憧憬中发出亘古之叹息。高路入云端、天堑变通途,成为一代代恩施人最强烈的期盼。

“羊肠小路乱石坡,自古去来靠双脚。一根扁担两只篓,挑得日月放悲歌。”是对过去恩施交通的真实写照。

解放前,恩施全域低等级砂石公路不足400公里。

解放后,恩施各族人民战天斗地,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劈山凿石通天路,遇水架桥平江河,书写着感天动地的交通战歌。

至1979年,巴石公路纵贯南北、汉鱼公路横贯东西,全州公路里程突破5000公里。

改革开放以后,恩施州加快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和“村村通公路”建设,恩施许家坪机场完成迁建。

路网畅通促振兴。(通讯员张远明 摄)

跨入新世纪,全州抢抓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机遇,积极谋划、克难攻坚,建设形成以沪渝、沪蓉、恩来、恩黔高速公路和宜万、渝利铁路为大通道,国省干线和县乡公路为主骨架,航空和水路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雏形。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州交通运输局党组秉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交通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州委、州政府关于构建大交通的战略举措,以全局视野认识恩施、定位交通,准确把握一域与全局的关系,“大办交通、办大交通”理念已在全州上下形成广泛共识。

州交通运输局系统谋划,紧盯国家、省政策支持重点,紧盯恩施长远发展需要,紧盯全州交通短板和民生改善,以战略规划和交通专项规划编制为契机,高标准谋划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良好格局。

州公路管理局主动争取项目规划调整,项目建设开创新局面,公路养护刷新新纪录。全面推进公路养护提质三年攻坚行动,创建七彩旅游公路236公里,公路地灾防治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利万、宣鹤、建恩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恩施州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州90%的乡镇通达国省道二级公路,“千公里”绿色生态旅游公路全面建成。黔张常铁路建成通车,恩施许家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交通脱贫攻坚硬账硬结,农村交通面貌巨变。长江巴东港、清江恩施港成为省级重要港口。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加紧密。

“公铁水空”,立体便捷的交通条件与优美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闭塞之所成通衢之域。

新时代的恩施交通人,树牢大交通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铺就民生坦途,当好开路先锋,努力构建功能齐全、体系完备、融合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为恩施州厚植生态底色、加快绿色崛起铸就了坚实底盘。

勇于当先锋

一部交通发展史,也是一部交通人的奋进史,他们在党旗的引领下,实干苦干,砥砺前行,书写了交通事业的绚丽华章。

他们以路为台,攻坚克难出亮点——

共产党员姚林孟,“全省交通系统先进个人”,参与谋划推进“十四五”时期112个超1000亿元交通项目,一心扑在构建大交通的“最前沿”“最前哨”。

共产党员刘应钊,俯身项目建设一线,甘当“老黄牛”,勇当“拓荒牛”,从业37年,主持项目建设20余个,日复一日地铺路、架桥、修隧道,用心用情描绘交通蓝图。

他们敢为人先,兢兢业业结硕果——

共产党员李明海,建州40年“恩施州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从1995年参与交通运输部“八五”攻关项目《巴东大甘坪滑坡整治技术的研究》起,前后主持参与6个省部级科技项目。他潜心山区道路“四新”技术推广应用,给滑坡体植入“稳定器”,给隧道装上“节能灯”,给大桥铺上“电热毯”,为百姓筑就“幸福路”。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他研究制备了生态自密实混凝土新材料,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推动恩施州“公路四新技术工作室”组建。

高速时代。(通讯员许晖 摄)

他们以民为本,初心不改写大爱——

州直交通运输系统组建“交通建设”“公路养护”“交通安全”党员先锋队,全力打造幸福路、连心路。

交通建设党员先锋队挂图作战,全力推动项目进度,打造“九纵六横多联”普通干线网,建成一批事关州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348国道巴东县城至高铁站快速通道建成通车,351国道恩施市芭蕉互通至谢家土段全线通车,463省道唐崖绕镇段、242国道恩施下云坝至晓关段基本建成。

公路养护党员先锋队以动制冻战冰雪,以迅制汛战洪水,全力推进养护提质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养护管理转型发展,探索发展公路路衍经济,大力打造七彩旅游公路,用公路人的辛苦换来群众出行的安全畅通。

交通安全党员先锋队强化落实部门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抓实安全风险日常监测防范,积极开展国省道突发中断等应急演练,推动公路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还有荆楚楷模唐生洲、“高山玫瑰”王芳、“恩施州工人先锋号”建始龙坪养护作业组……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在路上的交通人,他们以精神汇聚力量,用行动铺就坦途。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恩施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服务群众、甘当路石。他们在构建大交通中创新理念,实干苦干,砥砺前行。

奋进正当时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资源配置、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并在促进国家统一、国防建设、国际经贸合作及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州委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彰显‘土、硒、茶、凉、绿’五大优势”战略部署,立即在恩施这方热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构建大交通硕果累累——

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沪渝蓉高铁宜昌至涪陵段、恩施机场迁建、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段、恩高宣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均即将开工建设。

新争取的国道646、652项目约412公里已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总投资约103亿元,规模全省第一。

恩高宣快速通道等24个项目已纳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项目库和前期储备项目库,总投资约200亿元,规模全省第一。

全州交通投资屡创新高,2023年达到145亿元,全省排名第五。

农村公路方面,巴东县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恩施、建始等四县市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宣恩黄傅线获评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今年,恩施州正式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公路灾毁保险”交通强国试点。

截至目前,全州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63公里、普通公路总里程30856公里、铁路总里程306.13公里。已建成沪渝、沪蓉、恩来、恩黔、利万、建恩、宣鹤、宣咸、鹤峰东等9条高速公路,利咸高速、建恩北高速正在建设中,拟建设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段、恩施机场高速、武重高速恩施段。已开通沪汉蓉、黔张常铁路、郑渝3条铁路,在建宜昌至涪陵高速铁路恩施段,已规划安恩张铁路、恩黔铁路、利万高铁联络线、鹤张高铁联络线。

恩施交通人坚持构建大交通,服务支撑大项目、大产业和大旅游,立体大交通网络业已形成,正奋力建成武陵山区重要交通枢纽,让恩施早日内畅外联、通江达海、走向世界。

脚下有路,心中有光,梦想终将绽放。“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愿景正在变成现实。(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彭云川 高文超 许兴飞 李晓霞)

责任编辑:朱述耀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