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日前,市民张女士带着出生不久的宝宝在市妇幼保健院注射了呼吸道合胞病毒(以下简称合胞病毒)“预防针”,顺利接种了尼塞韦单抗注射液。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已全面启动合胞病毒单抗应用试点,市妇幼保健院作为我市试点单位,已开放预约及接种,有需求的家长可前往该院登记预约。
宝宝要当心合胞病毒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儿童容易“中招”,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等,都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指出,合胞病毒给5岁以下的儿童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由于免疫系统较弱、肺部呼吸道狭窄,多数儿童2岁时会感染合胞病毒,1岁以下的婴儿尤其危险,严重感染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也比其他年龄段更高,更易出现缺氧、喘息,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负责人介绍道。
合胞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同时也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主要检出病原之一。婴幼儿感染合胞病毒后,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容易被忽视。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不成熟,疾病进展快,严重时可能导致肺炎、喘憋、心动过速、心力衰竭、脑炎、脑病等急重症。
虽然大部分患儿可康复、不留后遗症,但婴儿期合胞病毒严重感染,肺功能受损表现可能长达数年。所以,预防合胞病毒感染,是儿科医生长期关注和科普的重点。
注射一次保护5个月
据介绍,合胞病毒感染通常是季节性的。从往年数据来看,湖北省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合胞病毒感染的流行季。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增加,可能会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或同时流行的风险。
专家提醒,勤洗手、减少外出、佩戴口罩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防控措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对免疫功能发育欠成熟的婴幼儿来说,效果可能有限。
去年12月,针对婴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手段“尼塞韦单抗注射液”在我国获批上市,可为1岁内婴儿提供长达5个月以上的保护性作用,预防该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今年11月,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预防针”已在湖北上线。专家建议,宝宝如果在合胞病毒流行季出生,可尽快注射合胞病毒单抗,并推荐在1月龄内完成;未在推荐月龄完成注射的宝宝,在感染季前尽早补种即可。只需接种1剂次,可保护5个月。
“需注意的是,‘单抗’并非疫苗,而是一种处方药,目前是在预防接种门诊完成注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说,它属于生物制品,对其成分存在过敏反应的宝宝,家长应先咨询医生,再判断是否适合注射。
已建立不良反应监测机制
据悉,今年10月,湖北省下发了《湖北省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使用管理试点方案。该试点方案确定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的使用人群、方法和时间,明确全省26家单位开展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试点,名单正在更新中。
同时,湖北省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采购、储运和配送、使用、信息管理、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置等,规范呼吸道合胞病毒长效单克隆抗体的使用与管理,保障儿童健康。
“‘单抗’和疫苗虽都能提供某种特定保护,但作用机制不太一样,前者属于‘被动免疫’,也就是直接提供抗体,使之被动获得适应性免疫应答,以紧急启动疾病预防。”专家表示,无论是预防单抗还是疫苗,进入市场前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在生产过程中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一旦投入使用,两者都要建立不良反应监测机制。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许雅亭)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