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著名文化学者刘玉堂长江讲坛分享:科技文化史上的“顶流”在长江流域
湖北日报 2024-12-14 22:41:1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通讯员 谢宁

如何看待长江流域对我国科技文化史的贡献?12月14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玉堂做客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他认为:在科技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丝绸、玉器、瓷器、青铜等,即便迄今最早的发现不在长江流域,它们中的“顶流”也和长江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生长于12000年前的稻谷颗粒,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古栽培稻;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早到距今2万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发掘的漆弓是迄今年代最久远的弓,将我国生漆的使用历史提前到8000年前,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国家……这些在历史上具有“最早”意义的发现,都在长江流域。

距今最早的玉器发现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小南山遗址,距今9000年左右,第二早的则是出土于内蒙古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玉器,距今约8000年,均不在长江流域。但我国三大玉文化中心——石家河遗址、凌家滩遗址和红山遗址群中,前两个分别位于湖北天门和安徽马鞍山,在长江流域的范围。

刘玉堂介绍,不止于此,最神秘的玉是良渚玉琮,最大的玉戈(用于古代仪仗)出土于湖北盘龙城,最精美的玉是天门石家河的玉团凤,卞和献玉的典故发生于湖北荆山一带。刘玉堂说:“卞和献玉在史书中有记载。现在我们形容人有才华,‘抱荆山之玉,握灵蛇之珠’,这里的‘荆山之玉’就和长江有关、和湖北有关。”

青铜铸造和丝绸也有类似的情况。

我国最早的青铜器是出土于甘肃林家遗址的青铜刀,距今5000年,青铜器由青铜制作而成,我国早期最大的三个铜矿均位于长江中下游,分别在湖北大冶、安徽铜陵、江西德兴。

“北方发现了青铜器,但青铜从何而来?从长江流域而来。”刘玉堂说,南方的青铜要运往中原必经的通道由楚国人、曾国人来镇守,中原的诸侯国要想获得青铜,要么和楚国、曾国搞好关系,要么打败楚国、曾国。

刘玉堂认为,虽然最早的青铜器并非发现于长江流域,但长江流域的青铜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此外,长江流域在青铜的创造上表现不凡,比如最大的青铜钟是曾侯乙编钟、最大的青铜神树在三星堆遗址,越王勾践剑也是大家熟知的青铜器“顶流”。

最早的丝绸发现于黄河流域,距今5000年,浙江萧山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织布机。刘玉堂介绍,考古学家认为,可能是因为气候、土壤保存等原因,没有在长江流域找到超过5000年的丝织品。

即便如此,长江流域出土了很多高档次的丝织品,如马王堆汉墓、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丝织品,被考古学家形容为“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中国四大名绣(湘绣、蜀绣、粤绣、苏绣)、四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壮锦)中有六项(湘绣、蜀绣、苏绣、云锦、蜀锦、宋锦)都在长江流域。

责任编辑:万雷萌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