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大冶特钢助力高端模具钢国产化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2-13 15:57:00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朱友松)模具素有“工业之母”“效益放大器”之称。12月11日,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秦珂出席由大冶特钢主办的“高端模具钢国产化产业链融合研讨会”时指出,历经40多年的发展,中国模具工业从产品到市场、从企业到科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实质性改变。这其中,模具钢的发展成绩卓著,是模具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这其中,有大冶特钢的巨大贡献。

大冶特钢电渣重熔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中国工模具行业最具影响力钢厂品牌”。依托国家十三五、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及与国内科研院校、用户合作,大冶特钢高端压铸模具备了批量化、稳定化生产能力,已经形成以YGH11、YGH13、YGH811、YGDVA四个自主牌号系列化产品,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工况下客户对材料的需求。牵头制定国内第一部涵盖带状偏析、退火组织、热处理组织图谱和热处理技术要求的标准,比北美压铸协会NADCA#207更适合中国的模具行业。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工模具钢及应用”,顺利通过科技部评审验收。通过“先进制造关键支撑材料”重点专项之“高品质热作模具钢研发与产业化”专家评审,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大冶特钢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文学在致辞中表示,在模具钢领域,大冶特钢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已经建成的特冶锻材基地基础上,启动了三期技改项目,新增25吨大型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炉、加压电渣炉、保护气氛电渣炉等特种冶炼、锻造装备。组建了一支由行业资深专家领衔、专业技术人才为骨干的研发团队,专注于模具钢的新材料研发、工艺改进和性能优化。近年来,成功研发出YGH11、YGH13等系列高性能压铸模具钢产品,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高精度、长寿命模具的需求。

“大型热作模具尺寸大、形状复杂,制造过程易发生组织不均、变形与开裂,服役过程温度高、应力大,导致热疲劳开裂、铝液熔蚀、磨损等导致低寿命失效,因此,对模具材料和制造技术要求极高。国内高端热作模具钢基本被国外垄断。”上海交通大学顾剑锋教授作《新能源汽车用一体化成型大尺寸热作模具制备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介绍。通过对比目前国内主要进口的欧洲某品牌商各项性能指标,我们与大冶特钢成功开发的两种高纯净、高均匀、高性能的大型压铸模具钢有更优异的性能。利用该材料制作的模具一次压铸成型将几十个车架零件集成为一个整体,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车体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下降40%,能满足目前汽车行业对模具材料的需求,为实现进口替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特泰来总经理卢伟炜介绍,某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使用大冶特钢高端模具钢材料,应用于一体化大型压铸模具浇口镶件定模,已经生产1.4万模次,产品表现优于国际先进水平。

新能源汽车压铸模具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近50家科研院校、模具产业链、服务机构和协会领导、专家参加研讨会。大家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兴起,对轻量化、高性能压铸模具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特钢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市场对模具钢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如更高的强度、硬度、韧性、热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等;另一方面,在全球竞争格局下,需要模具产业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加快高端模具钢国产化进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压铸模具的主要生产基地,期望与大冶特钢携手共进,为产业链提供专业可靠的高端模具材料,助力高端模具钢国产化。

责任编辑:肖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