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指尖技艺助扶贫 看“世界铜都”非遗故事
湖北日报 2024-12-01 17:21:57

湖北日报讯(记者杜宇慧)11月29日,参加“红色名村别样红”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代表团来到江西省贵溪市,探访“世界铜都”非遗技艺金属錾刻背后的故事。

錾铜雕刻也称铜雕、铜錾刻,是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凿刻出艺术图形的传统技艺。贵溪的錾铜雕刻历史悠久,自唐代发展至今,已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在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叮当”敲击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利用铜金属的延展性,凿刻出艺术图形,雕刻工艺繁琐复杂。

品牌“尚铜堂”副总经理黄雪华介绍:“錾雕工序需要150多种錾子,施以勾、落、串、点、压、采、丝等十多种技法。一件作品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花费十余天时间才能制作完成。”

此处成品全部为手工制作,施艺操作是小锤敲击錾子作用在工件上,蓄力在腰部、运力在手腕、发力在灵巧的指法,需凝神专注,心气平稳。51岁的付霞介绍道:“我从小就喜欢画画,錾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画画,它是以錾代画。我这一干就是28年。”她1996年开始从事錾刻工作,现在是一名中级技师。

据悉,以“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为生产基地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先后培训和聘用了本地6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和11名贫困户以及8名残疾人员到公司就业。结合地方扶贫工作,在贵溪市冷水镇贫困山区开展技能传授扶贫,成立非遗扶贫第二车间,解决了当地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


责任编辑:陈玉萱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