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链式”发展助推产业集群奔腾向“新”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26 08:57:58

力佳科技工作人员正在自动生产线上操作控制面板。三峡日报通讯员 谭雪姣 摄

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猇亭区委宣传部 提供

      近日,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非遗文化魅力的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回归大众视野,3条视频让整个互联网从白天沸腾到晚上。11月20日,猇亭土法印染技艺传承人曾亚兰在猇亭织布街“喊话”李子柒,视频迅速“刷爆”朋友圈,让猇亭这项非遗技艺再度“翻红”。

提及“猇亭”,“立规之地”“工业主战场”等标签跃然脑海。殊不知,猇亭,不仅因工业而兴,也因工业而生。从5000多年前马家溪新石器加工作坊遗址,到500多年前的织布街,再到如今宜昌城区工业经济主战场、主引擎,积淀出悠久的工业历史。

从织布街的商贸繁华到如今的工业主战场,猇亭区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猇亭手工纺织业的兴盛与发展

11月22日,记者来到猇亭区织布街,白墙青砖,滨江而建,在这一砖一瓦间,仍能窥见古镇曾经的兴盛与繁华。

猇亭濒临长江,是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块冲积平原,土层深厚、松软肥沃易耕种,曾是宜昌主要产棉区之一,出产的棉花经手工“土纺”成棉纱后,经码头销往各地。

“先有织布街,后有宜昌城。”在宜昌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据《宜昌市地名志》记载,织布街因明清时期此地织布手工业发达而得名。

从织布街入口的观景平台进入,便能在江边看到柳树河码头、新正街码头、庙河码头、彭家码头、汪家码头和黄家码头。这些码头有的始于蜀汉,有的建于清代,大多用于商贸往来。

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宜昌码头商贸繁荣,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商贾云集,他们在此开设钱庄、票号、客栈、商铺、作坊,从事商贸活动。

当时,织布街一带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我的师父——猇亭土法印染技艺传承人杨明政先生告诉我,那时候,织布街上的纺织作坊有数十家之多,每家作坊都有数十台织布机,日夜不停地织布。”曾亚兰介绍,纺织作坊生产的布匹,不仅在宜昌地区畅销,还远销湖北其他地区和湖南、四川等地。

随着商贸的繁荣,织布街上的钱庄、票号也应运而生。“那时的织布街上,有好几家钱庄和票号,如恒裕钱庄、德大票号等,经营着存贷款、汇兑等业务,为商贸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曾亚兰说。

猇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子锋告诉记者:“交通便利、原料丰富、商贾云集,良好的区位因素和浓厚的商贸氛围,为猇亭的商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磷化工产业的崛起与蝶变

1995年,宜昌市设立猇亭区,迎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宜昌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20世纪80年代起,化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猇亭落地。

从乡镇企业起步,到工业经济占宜昌城区三分之一,猇亭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猇亭一跃成为长江沿线有名的化工重镇。

2004年,兴发集团以收购在猇亭的原磷化集团部分资产为契机,成立宜昌楚磷化工有限公司,在占地200亩、218名员工、仅几台黄磷电炉等老旧生产装置基础上,开始建设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

在猇亭的发展历程中,磷化工产业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猇亭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猇亭区经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猇亭区拥有磷化工企业近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多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多家。

11月21日,记者来到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兴发集团位于猇亭的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在产业园内看不到烟囱林立,目之所及是沿江约1公里长的景观带,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微电子新材料、有机硅新材料、草甘膦绿色除草剂三大产业,产业不断蝶变升级,积极迈向价值链高端,实现了传统化工向新材料产业的大步跨越。

在猇亭的磷化工企业中,兴发集团、宜化集团、三宁化工等企业,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从磷矿开采、磷肥生产到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为猇亭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在猇亭区的发展历程中,龙头企业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

今年11月1日,广汽传祺第一台“宜昌造”新能源汽车亮相。在以广汽传祺、起帆电缆、宜化化机为龙头的企业带动下,猇亭区零部件配套、输变电装备、机电设备、化工智能装备等产业聚集发展。

11月22日,记者来到广州华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有序安装座椅皮具。“该车间有年产量24万台的标准产能生产线,主要是为广汽传祺系列车型做配套座椅。”公司负责人向剑波介绍。

广州华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紧跟广汽乘用车宜昌分公司的步伐,紧抓千亿级汽车产业园项目,在猇亭区建立了宜昌分公司,包含骨架焊接、座椅组装、品质检测等生产工艺。截至今年9月,该公司共交付产品34.88万台,营业收入8.77亿元。

去年5月,中国氟硅有机材料行业协会授予猇亭“中国有机硅创新之都”称号,在兴发新材料产业园和湖北电子化学品专区的创新平台引领作用下,猇亭区一批向下游细分领域延伸的拳头产品项目开工建设。2023年,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总产值231.6亿元。

依托安琪集团生物发酵技术、成果转化水平和规模量产能力,华东医药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清华大学NGIB生物研发平台,发展生物发酵制品、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等产业集群,打通从发酵原料、生物制造到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去年6月,湖北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在猇亭揭牌,力争到2035年培育形成500亿元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猇亭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猇亭以全市0.57%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超十分之一的工业产值。今年以来,猇亭区新投产项目107个;新开工项目102个,总投资320亿元;工业总产值位居宜昌城区榜首。

如今,织布街虽然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历史痕迹,但猇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手工业到工业,从古老到现代,旧貌换新颜,猇亭不断擘画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安居乐业的高质量发展蓝图,为推动千亿滨江临空产业新城加速崛起,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先导区,打造宜昌东部产业新区重要引擎,奋力落笔。

三峡日报记者 沈媛 通讯员 谭雪姣


责任编辑:张厚益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