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把安全送到家!黄陂这项工作全市率先完成
极目新闻 2024-11-20 12:14:10

8家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整合成一家

“六统一”模式

守护群众用气安全

近日,黄陂区在全市率先完成

瓶装气企业资源整合

带来“瓶安气顺”新变化


引来“外来和尚”,整合8家成一家

黄陂区原有8家本土供气企业,其中,20年以上的场站有3座,30年以上的有2座,“老、破、小、散”问题突出,而且送气车辆不仅有摩托车、三轮车,还有厢式货车、面包车等,五花八门,存在安全隐患。

2023年3月,黄陂区城管执法局、区燃管办谋划引导整合当地燃气企业,优化供气服务。因股权分配无法达成一致,企业商谈数月后,整合计划还是搁浅。

同年10月,黄陂城管前往浙江取经,了解到当地的做法是:供气企业在终端统一充装、配送和安检。“我们的整合也应该贯穿供气的前端、中端、终端,形成闭环。”经过多轮调研,黄陂城管决定引进浙江管理团队这个“外来和尚”,将辖区8家燃气企业整合成一家,统一供气。

储配站外景

结合黄陂实际情况,浙江管理团队拿出了“安全管理全过程、全闭环、深度改革”的整合方案,很快获得了8家燃气企业的一致认可,并在黄陂区城管执法局的协调引导下,整合成一家,即湖北浙楚能源有限公司,通过统一钢瓶(产权瓶)、统一充装、统一配送、统一安检、统一电话、统一平台的“六统一”模式,服务辖区近18万户瓶装气用户。“有资金、懂管理,更高效。”原有的几家燃气企业也十分满意。

现场直击:一瓶气安全送到居民家

送气工袁俊丹将空钢瓶搬上摆渡

有轨摆渡车将空钢瓶送往充气台充气

在罗汉液化石油气储配站,送气工人驾驶统一配置的“小黄车”,将空瓶送至站外,随后由轨道摆渡车送至充装台。“小黄车”和轨道摆渡车均配有防静电装置和安全标识,为瓶装气的安全运输提供保障。

扫码充

“整合后,我们使用了统一的气瓶,上面还有二维码,居民扫码就能掌握一瓶气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信息。如果气瓶出了安全问题,我们会负责到底。”湖北浙楚能源公司总经理俞小伟介绍。

送气入户后,送气工夏吉鑫进行安检

罗汉寺街居民余爹爹的家里近日需要更换瓶装液化气。送气工人驾驶“小黄车”将瓶装气安全送达并更换好后,使用测漏仪对瓶口、灶具连接等处细致检查,并将安检结果上传至随瓶安检传输平台。“现在一个电话就能送气上门,服务又仔细又好,确实方便了老百姓。”

黄陂区燃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闭环式运营模式便于行业安全监管,防患于未然,同时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也优化了用户服务。

打击黑气点:让居民用上安全气

“黑气点”在不具备储存气瓶的条件下,非法灌装、运输、储存、销售瓶装气,逃避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更有少数正规送气工,利用气站管理上的漏洞,当起了“二道”气贩子,从中获取非法利益,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从源头杜绝此类现象发生,黄陂区燃管办指导整合后的浙楚能源公司,通过提高收入与强化安全意识等办法,提升送气工的职业意识,拒绝向“黑气点”提供气源。

俞小伟说,公司对150名送气工开展了严格的安全与技能培训,工资与送气量关联,每送一瓶气,可获得12元薪酬。送气工夏吉鑫一个月送600多瓶,能有7000多元收入。

城管打击黑气点,收缴气瓶205只

与此同时,黄陂区城管不断加大巡查、打击力度,6月5日,与公安、安监部门联合执法,查获一个特大黑气窝点,现场收缴燃气瓶205只;5月27日,联合街道执法中心和派出所,在蔡家榨街六会线依法取缔一处“黑气点”,查扣违规液化气钢瓶29支,对当事人处罚2.45万元;10月28日,依法取缔一处藏身村湾中的“黑气点”,并处罚款3000元......据统计,今年以来,黄陂先后端掉了10处黑气点,收缴钢瓶535只,行政拘留3人,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筑牢安全防线。

责任编辑:鄢晨宇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