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唯人民与时代不可辜负
湖北日报 2024-11-20 07:22:58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

热播剧《小巷人家》圆满收官,观众意犹未尽。这部剧集真实还原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让观众在品味人间烟火的同时,切身感受到时代变迁,并触发了对过往岁月的群体回忆。

恢复高考、知青返城、改革开放、个体经济、国企改革、南下打工、建设浦东……沿着剧中一个个平凡人物的人生轨迹,回顾中国走过的那一段光辉历程,所有这些从我们身边奔涌而过的时代浪潮,再一次被这些“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命运选择所卷起。知青回城后遭遇工作和生活难题、高考落榜生无奈之下干起“个体户”、工程师抓住改革开放的机会南下创业、失去“铁饭碗”的纺织女工开起了“小饭桌”……平平淡淡又波澜起伏的生活,是个体在时代变迁中的真实写照,更是广大民众共同经历的缩影。

随着高考制度恢复,小巷中的孩子们深知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努力学习;棉纺厂效益不好开始裁员,工人们在阵痛之后,重新寻找出路;到广州闯荡的一家人,从忐忑茫然到如鱼得水……当时代的不确定性扑面而来,剧中人物不断地经历洗礼、挣扎与抉择,但始终保持着向上、乐观、善良的品质。他们在时代变迁中不断成长和变化,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最终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小巷人家》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规避了宏大的叙事方式,转而以细节去迫近人性,书写日常生活。用“小人物”写“大时代”,巧妙地将大的历史事件、文化记忆和个人生活真实连接起来,既写出时代的变迁,又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背后,都立着一个大时代。时代风云变幻,与个人、与家庭,都息息相关。作为在改革开放背景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他们的人生之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相互映照,他们的选择与奋斗是那个时代的生动注脚。正如剧中台词所言:“国家在向上走,国家给你们这一代人提供了无穷的机会。只要肯努力,我们每个人都能向上走。”温暖可以疗愈一切,向前可以战胜一切。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不仅激励着剧中人物不断前行,也由此引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这,就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合家欢”。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文艺工作者:“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小巷人家》之所以获得成功,正是因为塑造了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小人物”群像,用他们的欢笑与泪水、坚持与奋斗,编织起无数个个人记忆,最终构成了民族记忆,共同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恢宏长卷。

每个人身上都有时代的光影,唯人民与时代不可辜负。

责任编辑:李娅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