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一、项目背景
国家政策引领与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对抗生素滥用问题的日益关注,我国农业农村部自2020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这一政策不仅响应了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呼吁,也推动了国内畜牧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国畜牧养殖中抗生素市场规模庞大,超过千亿人民币,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已对环境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一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行业内的迫切需求。
噬菌体—绿色、安全、无残留的替代方案:
噬菌体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病毒,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成为应对耐药细菌感染的银弹。自1915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噬菌体治疗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噬菌体能够选择性地裂解靶细菌,而不影响正常菌群,以其高度的特异性、良好的安全性、无残留及指数增殖能力等优势,在抗生素替代品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此外,噬菌体还具备与宿主细菌共进化的能力,使得其研发迭代速度较快,能够有效应对耐药细菌的挑战。
之微生物的创立:
2021年,在湖北江夏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湖北之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之微生物秉承OneHealth理念,致力于发展全健康领域噬菌体产品和服务。通过整合江夏实验室的科研资源和技术优势,之微生物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微生物耐药与治疗学科组、华中农业大学合成生物学学科组合作,重点开发抗生素耐药致病菌净化、动物替抗保健型噬菌体制剂,耐热广谱噬菌体裂解酶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并针对规模化养殖场提供定制化全流程替抗或减抗方案,为噬菌体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抗生素时代的健康养殖体系保驾护航。
二、转化过程
1.了解需求充分调研,助力企业成立
在深入调研了噬菌体技术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瓶颈后,江夏实验室迅速组建了一支由科学家、技术人员和技术经纪人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该团队不仅具备丰富的噬菌体研究经验,还熟悉畜牧业的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2023年初,江夏实验室占股10%投入2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创建湖北之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助力噬菌体解决家禽养殖抗生素的问题。
2.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
之微生物构建了新型抗菌分子高通量筛选平台、噬菌体鸡尾酒定制与制备平台、动物疫病检测服务平台和动物流行性菌毒种资源库,建立了成熟的噬菌体“使能”技术体系,设计了不仅仅具有杀菌功能的工程化噬菌体。之微生物系统布局了养殖和饲添管线,品牌建设覆盖了家禽、水产、家畜、饲添等领域,设计研发了10+款产品,其中6款产品“微噬常克、微噬沙克、微噬禽安、微噬弧克、微噬胞克、霉胞清”已上市,服务了50余家企业,明显降低了病原菌载量/病死率,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2024年8月,之微生物产品入选2024年度湖北省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
之微生物上市产品
3.融资与合作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之微生物计划建设1200平米的中试生产基地,全面生产家禽、水产等全健康领域的噬菌体制剂,落地即投产,三年营收可突破2000万元,五年突破10000万元,增长率高达150%,是潜力巨大的“细分赛道种子企业”。
因项目融资需求,之微生物需要600万元技术服务团队建设、1000万元新产品研发和1200万元场地建设。江夏实验室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与楚天凤鸣基金、江夏区科投等进行了多轮对接和谈判。
最终,项目成功获得了江夏区政府的50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支持。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中试生产基地的建设、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天使投资基金支持
三、总结经验
1.充分调研,精准定位市场需求
在项目启动之初,江夏实验室充分调研了市场需求和技术瓶颈,确保立项项目的方向正确、目标明确。通过深入了解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之微生物成功研发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噬菌体制剂产品,为后续的市场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组建专业团队,形成工作合力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专业团队的支撑和协作。江夏实验室和之微生物通过组建由科学家、技术人员和技术经纪人组成的专业团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团队成员之间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攻克了技术难关和市场难题。
3.搭建融资平台,助力企业发展
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江夏实验室积极与各方资源对接,为之微生物搭建了融资平台。通过引入天使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的支持,公司成功获得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为后续的扩大生产和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这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之微生物与江夏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研发和技术交流,公司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动了产品的持续创新和升级。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综上所述,湖北之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江夏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充分调研、组建专业团队、搭建融资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成功研发出了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噬菌体制剂产品,并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中部中心)中级技术经理人学员赵丽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