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毛红平、秦媛)11月10日,初冬的阳光照耀在红安县高桥镇董冲茶厂基地上,几台大型的机械正在飞快运转,大楼建设顶端,一台塔吊正在吊转钢筋。这是该镇今年来获得财政部下达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586亿元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的又一可喜场面。
中彩项目落户高桥
据悉,中彩项目区位于高桥镇,高桥镇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和陈锡联、王近山等12位开国将军的家乡,辖区内有4A景区1家,3A景区3家,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湖北卫生乡镇、国家卫生乡镇、湖北省旅游名镇、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湖北省生态乡镇、湖北省文明乡镇、湖北省森林乡镇等重量级荣誉。
中彩项目主要沿红安大道和高桥河分布,包含程河、邓家湾、王德湾、六家边4个核心村以及何家湾、占店村、长丰村等3个拓展村,集中成片,项目区面积52.64平方公里,人口15758人。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586亿元,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5000万元,有力撬动政府配套资金5660万元、社会资本投资5200万元。
据介绍,整个项目共11个,董冲茶厂产业改造项目、红色农文旅研学基地建设项目、红八里红色生态酒庄建设项目、红安苕万吨高质化利用基地建设项、程河黄泛区农场、红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项目、程河等五村共同缔造点产业项目、将军故居连接线道路提档升级项目、红安苕产业路提档升级项目、程河长丰将军故居湾组提档升级项目、红色将军路沿线环境整治项目,分布在高桥镇集中连片的7个行政村。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类项目9个,其中: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类项目4个,农旅产业服务配套项目5个,人居环境整治类项目2个。按照资金来源分类,11个项目中,使用中彩资金项目7个。
产业支撑红似火
今年以来,该镇抓住机遇,全力打造全国党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红安县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打好教育培训“组合拳”,锻造干部队伍“基本功”,全力推动干部素质能力提升;
通过打造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红安苕”,振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立足把“红安苕”产业做大做强,倾力打造“中国苕都” ,创“红安苕”知名品牌。同时发展程河村董冲茶厂、红滋福特色种植产业园、邓家湾村特色养殖产业园、长胜缘农旅研学等项目,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重现革命场景,沉浸式体验革命精神。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传承程河村红色基因,沿着将军故居,重走长征路,沉浸式体验长征精神。
品尝红军饭,追忆革命苦:打造农家乐,通过壁画、雕塑、播放老电影等形式展示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让人身临其境,切身体会革命征程的艰辛,珍惜当下生活,夜宿红军营,体验革命景。
创建文创园,创新文产品。打造名品牌,振兴新起点:设计红色文化产品主题 LOGO, 注册产品商标,倾力打造项目区特色知名文创品牌,将“亮剑英雄地·红色高桥河”推向全国乃至全球。
据介绍,中彩项目要达到四个预期效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壮大红安苕、青茶等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红色农旅深度融合,坚持“以红为魂、红绿相融、多产融合、全域旅游”理念,串联将军故居资源点,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将军故居和乡村资源为依托,实现红色农旅深度融合。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改善项目区内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问题,打通红安苕等农产品通过物流体系上行的最后一公里。人居环境生态宜居。通过实施村容村貌提升,整治塘堰、渠道,修建无害化厕所,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高桥河的综合功能和品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目前,该镇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类项目9个项目全部动工,500亩红苕基地已经谋划,亮剑品牌正在擦亮,“亮剑英雄地·红色高桥河”吸引中外游客,7个使用中彩资金的项目已全部开展。
“我们将认真监督项目落实,助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农户持续稳定增收,红色基因、红色血脉得到有效传承和赓续,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贡献。”高桥镇党委书记王洪波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