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11日,步入阳新县龙港镇车桥村的大棚蔬菜基地,尽管大棚外部距地面近1米处,仍清晰可见6月汛期淹水留下的泥土痕迹,但大棚内丝瓜、螺丝椒、番茄等蔬菜已是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车桥村毗邻富水水库,水资源充沛。2023年3月,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科学谋划,引进阳新恒嘉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入350万元发展高标准大棚蔬菜50亩。大棚内主要种植丝瓜、水果黄瓜、水果玉米、千禧果等特色蔬菜,开启了蔬菜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2024年3月,蔬菜大棚正式投产,并在6月顺利进入丰产期。然而,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和暴涨的水位线给基地带来了不小的损失。6月24日,村里14个大棚全部被淹,其中6个大棚更是遭遇了绝收的惨痛损失。“当时真的很心疼,泡水后烂掉的丝瓜像小山一样堆积。”村委委员郑智峰回忆道,“棚里面有个抽水泵,但面对迅猛上涨的洪水,根本来不及排水。”
面对灾情,车桥村迅速行动,一方面积极向阳新县政府农业部门争取社保补贴等救助政策,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和力量加快排水,全力开展自救。
待7月洪水褪去时,车桥村立即着手进行大棚的修复和重新种植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9月,新的蔬菜种子被播撒进大棚,车桥村的大棚蔬菜产业再次焕发生机。
如今,重新种植的丝瓜、螺丝椒、番茄等蔬菜已经进入丰产期,每天有10到15名村民在大棚内忙碌,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每天80元的收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现在每天都有活干,收入也稳定了,还能照顾家里,比原来强多了。”在大棚内工作的村民感慨地说。据阳新恒嘉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文堂介绍,这些在大棚内工作的村民大多是女性,以前在家没有固定收入,现在通过在大棚内工作,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充实了生活。
据了解,截至目前,车桥村丝瓜产量达到了30万斤,平均价格约每斤3元,水果黄瓜和水果番茄的产量也分别达到了5000斤左右。预计今年大棚蔬菜产业将实现160万元的经营收入。(来源:黄石日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