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云梦投入5000万元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
湖北日报 2024-11-11 19:34:50

湖北日报传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聂杰杰

“真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会到我们孝感来。”11月9日,23岁的王海宁从孝南来到云梦县博物馆,细看每一片简牍、每一句释文。

千年古城云梦,自1975年在睡虎地出土秦简牍以来,目前已出土了8批次秦汉简牍,共计3500余枚,被誉为“秦简圣地”“简牍之乡”。

如何善加保护、做好研究?

“一方面,将考古发掘作为城市基本建设的前置条件;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内外单位广泛合作。”云梦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雪莲介绍。

2021年郑家湖墓地的发掘,开启了边挖掘边保护,边修复边研究的典范。

在郑家湖农贸市场建设前,考古人员勘探发现古墓群。农贸市场建设暂停,转而进入考古发掘。

云梦县博物馆馆长张宏奎介绍,按照惯例,发掘的文物会运至省博物馆、荆州市博物馆等地修复,但长途搬运易损坏文物。云梦积极争取,省考古院云梦郑家湖考古队、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云梦工作站相继成立,就地开展脱水、修复等工作。之后相继发掘100余座墓葬,出土800余件秦汉简牍、漆木器等文物,包括该馆镇馆之宝——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中华第一长文觚”。

文物研究和成果转化利用也在推进。今年,该馆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申报的《云梦郑家湖与睡虎地考古资料整理和价值阐释》获国家重点社科资金立项,并通过专家论证。

让观众更加亲近简牍书写的国之信史,会大大激励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022年以来,云梦投入近5000万元,实施博物馆展陈提升工程,布设云梦古代文明通史展和秦汉简牍展、秦汉木漆器展两个专题展,运用新技术,新设文物魔墙、沉浸式体验厅、秦简文字书写体验台等区域。自去年国庆节试运行至今,已接待游客30余万名。

云梦还创新形式,让文化浸润人心。龙岗大道两旁的双龙形图案路灯成为一道风景线,皮影戏《秦律案中案》、古装情景舞蹈《秦简颂》、情景剧《一封家书》火热上演,漆木器制作、秦简隶书练习等研学课程受到学生追捧。

“我们将牢记嘱托,把文物保护好、利用好。”杨雪莲介绍,将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出更高品质的文博展陈,同时以博物馆、楚王城公园、祥云湾景区为核心,打造“3+6+N”的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万雷萌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