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周建和 江俊杰)11月7日,襄阳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宣讲员江丽,正在山药文化博物馆兴致勃勃地向十堰的游客介绍卧龙山药小镇的发展历程。这已是她今天接待的第三批、200人次的游客了。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卧龙山药小镇上演,山药小镇已成为鄂西北地区周边十里八乡市民休闲打卡网红地,山药交易的集散地,山药技术研发的高地。
薯蓣史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在我国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山海经》中就提到,“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蓣”。早在周朝时期(公元前11世纪)已有种植。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34年,薯蓣作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至清朝末年,一直作为进献历代王朝贡品,被誉为“国药之宝”。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
卧龙古镇,地处汉水之南,襄水之北,有汉江经年冲积形成的广袤洲滩,是山药种植的绝佳之地。据襄阳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娟介绍,襄阳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是全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位列全国百强合作社中第21位。围绕山药发展,卧龙镇有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业,300多名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从事山药种植和流通运输,通过合作社安置260人,其中下岗职工安置56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102人。
打造绿色食品基地实现强根固本。合作社是襄阳市第一家采用“家庭农场+社员工厂”双创模式的示范典型,坚持党建引领,形成党总支+合作社+协会+公司+基地+配套服务“六位一体”的组织构架。坚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经营理念,始终秉持绿色发展思路,2021年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带动卧龙镇4800农户种植山药,常年种植面积2万亩,独有品种九斤黄年产10万吨,年销售4.6亿元。襄阳山药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入选全省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20强。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示范社、国家级加工示范社、全国科普惠农新村先进单位,创始人邹涛获评央视乡村振兴观察员等荣誉。
发挥资源禀赋促进三产融合。隆中山下出生成长的卧龙山药合作社发起者、山药小镇创始人邹涛,先后投资7.8亿元,占地300亩,建立山药小镇。襄阳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通过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附加值不断提高,运营机制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运销体系不断理顺,形成全国首个以山药特色产业为主题、集食品深加工、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娱乐康养和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三产融合项目。产业园目前建有全国唯一一家山药文化博物馆、山药宴农家私厨、山药生态酒店、诸葛赋大舞台、深加工观光车间、汉江流域特产展销中心、研学实践区、山药欢乐谷等,带领卧龙人探索走出一条农工、农商、农旅三链融合。实现农业兴、工业旺、旅游强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该项目已带动4,862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总产值达8.5亿元,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旅游收入1亿元。
科技赋能助力产业链精深发展。襄阳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成立襄阳农博源农业有限公司,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湖北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汉江流域山药产业科创中心,全力推动山药产业链精深发展。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开发出山药曲奇饼干、山药果仁酥等20余种特色食品,远销全国20余个省市、全球10余个国家。山药薄片等3种山药产品飞上蓝天,成功进入航空食品领域。精选优质山药“九斤黄”为原料,研发生产出诸葛赋系列山药酒,开创引领山药酒高品质特色酒类新风尚!酿造健康型山药白酒——诸葛赋。自主研发以九斤黄山药提取物为主原料,采用脱敏工艺,生产出山药精华面膜等高端美容产品成功面市,各类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3.2亿元。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