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我叫小石头,来自尧家林!"通城融媒"添丁"啦!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11 15:52:58

"我叫小石头,来自尧家林!"

通城融媒"添丁"啦!

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

通城融媒喜添新成员啦!

他就是

新一代虚拟数字人主播——小石头

呜呼~

你们好呀!我是小石头!

我来自4500年前的天岳黄龙尧家林

新石器时代史前文明孕育了我

我带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来到大家的身边

希望能和所有的儿童青少年成为好朋友

一起去探秘神奇的世界!

希望大朋友们也喜欢我、支持我

我有信心为大家带来快乐!

呜呼~


小石头是不是很可爱?

大家对小石头是不是

有很多问题要问?

下面,一一解答——


“呜呼”是什么意思?


小石头喜欢举起石斧,或者跳起来,并用快乐的音调喊出“呜呼”,表示打招呼或者开心。

4500年前?尧家林是什么?
敲黑板、划重点咯

尧家林遗址是通城县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文化遗址,距今约4500-5000年左右,位于通城县麦市镇陈塅村。

因与龙山文化接近,又和分布在汉水流域及鄂西地区的遗存相区别,尧家林遗址被归为龙山期文化的一个新类型,对研究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尧家林遗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您看!

通城不仅有千年古瑶文化

还有更古老的尧家林文化

“小石头”通过时光隧道

从尧家林穿越而来

加入通城融媒大家庭

将通过文化类、成长教育类节目和大家互动

希望能成为大朋友们的开心果

小伙伴们快乐成长的“搭子”


小石头为什么这副打扮?

呃……小石头应该是什么样子

主创团队可是费了一番心思呢

小石头并非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原始人”

而是由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孕育而来

所以他的外貌特征按照当时的文化特点打造

我们特别邀请了北门小学黄上猷同学演绎人物原型

由此打造出两个数字人版本

一个是真人形象AI主播版,一个是动画版

真人形象AI主播版首先需要进行真人采集

用摄像机拍摄黄同学连续4分钟不间断演说

捕捉他的人物形象、动作和声音

通过相关软件生成和真人一样的虚拟主播

以后只要输入台词文本

电脑就会生成AI主播的口播视频

说话的口型和台词基本一致

动画版根据黄同学的“小石头”扮相进行3D建模

并设计一组基础动作

后期制作节目时根据台本需要进行选用

小石头穿的不是纯毛皮或树叶,而是非常讲究的“贯头衣”,材质为亚麻 。左肩还保留了由早期沿袭的皮毛服饰特色。

根据相关资料,早在距今约一万年,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形成了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原始手工纺织工艺为早期的服饰提供了新材料。 皮、毛、麻、葛以及丝绸材料的丰富,使服装形式发生了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新石器时代典型的衣着。

贯头衣大致用整幅织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缝成,周身无袖,贯头而着,衣长及膝,是一种概括性或笼统化的整体服装。贯头衣在相当长的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成为人类服装的祖型。

受团队委托,民俗文化研究爱好者罗伟民按照史料描述,为小石头打造“行头”。贯头衣的做法,是将两片亚麻布料对缝起来,中间留出套头的尺寸。

资料显示,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以及簪发椎髻用的骨、石、玉笄等。

北方寒冷地区鞋饰文明比南方开发较早。先祖把猎取的野兽用简单的锋利石器把皮、肉分离,再用石器把整張兽皮切割成数块毛皮,同时割制一些窄皮条。然后将整块切割合适的兽皮包扎在脚上,保护脚板以免冻伤和割裂。这种最原始的“足衣”因用裹扎的方法,亦有“裹足皮”之称,成为人类鞋饰源头的“始祖鞋”。缝制工具的进化促进了“裹脚皮”的革命,先人学会用骨针按脚形缝合兽皮,制造出底帮不分的“摺脸鞋”。

因“小石头”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应该有什么东西保护双脚,便于他参与劳作或游戏。他的发型不会精致,为了不挡住眼睛,就在头顶扎个小扫把。

罗伟民综合“始祖鞋”和“摺脸鞋”的特点,用粗麻布为小石头缝制了“裹足布”,功能相当于现代的袜子。和主创团队在网上找到的麻料编织鞋搭配起来,还蛮“潮”的,黄同学可喜欢了!

因为黄同学肤色比较白晰,所以特意用棕色系粉底把皮肤涂黑,贴近“小石头”的古铜肤色。

新石器时代,怎么少得了石头的工具?!通城博物馆展示的陶器,也显示了人们饮食方式的改变。

我们想象一下,在4500年前的一个午后,和煦的太阳照着茅草屋,屋旁是一棵高高的板栗树,小石头坐在树下,学着大人的样,自己做了一把小石斧,砸着捡来的板栗,美美地吃着,旁边的火堆里,一个陶鼎正咕嘟咕嘟地煮着什么,可能是新收的稻米。

突然,一颗板栗球掉进火堆中爆了,惊起了草里的小兔子,小石头追过去,随着一道光闪过,小石头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来到了可以自由穿越时空的时光隧道,这个发现让他开心不已。

一路穿越而来

小石头看到了什么?

会有什么话想说呢?

小石头说:

呜呼!大家好!我是小石头!

我出生时,有许多“兄弟”被人们打磨成精致的石斧、石刀、石锛、石箭,成了狩猎的好帮手。后来,铁器青铜器出现了,“兄弟”们的本领更强了,帮古瑶民在千家峒筑起了石屋,垒起了石梯田,帮更多的人修起了石板路,架起了石拱桥。夜合灵官南虹牮楼等古桥至今还在方便行人。我还有一个兄弟叫金鸡石,当年因杨起梓题诗铭志考上状元而声名远扬。

我听到过汉代伐桂书院琅琅书声,见到那清时兴贤夜诵又在重扬;我看到吴实博士四皓稳汉,元四先生义诊退疫,黎公研易成名其作入选《四库》,罗公修道成仙心得编入《道藏》。

我更敬佩通城人的家国情怀源远流长:你看北宋,京都危急,方琼毅然北上御金,血洒疆场;你看元末,官府暴虐,李鸣智夺飞桥袭取和州,功助抗元。倭寇侵华,八百壮士舍命四行,革命典范!白色恐怖,通城义士奋起反抗,红色榜样!

我看到共产党来了,老百姓的日子亮敞了,路宽了顺了,商品多了精了,房子亮了大了,书有得读了,病有得医了,舞有得跳了,人们开心又长寿!哈哈,我小石头也长起肉肉啦!呜呼!

这番话,是小石头“亲口”跟通城的文史爱好者谭永西说的哦!

这个记者节,特别有意义!小石头为了心中的一个美好愿望,不惧时空的久远,向我们奔赴而来。我们通城融媒人也将像小石头一样,在时序更替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共赴未来!




策划:胡颖


责任编辑:胡文婷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