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江岸“出片”的魅力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11 17:15:15



打开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关于江岸“出片秘籍”“出圈必打卡”“一键出片”等,成为圈粉年轻人的热门词条。



出片对个人而言是彰显自我个性、获取社交价值的“刚性需求”。对江岸而言则是展示老汉口底蕴、新江岸活力塑造“网感”的窗口。


江岸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如此“出圈”?




本地美食、网红打卡地、影视流量

“网红”变“长红”



网上流传着一个网红城市公式,即“本地美食+网红打卡地+影视综艺”。


细品江岸,“美食江湖”带来的味觉刺激叫人欲罢不能。热干面、豆皮、糊米酒、糯米鸡、重油烧麦……没有人会拒绝如此“扎实”的烟火气。





穿梭江岸,巴公房子、平和打包厂、咸安坊等“必打卡”热门地,文创、咖啡和老茶馆、街头博物馆新旧交融,让“景”与生活有机融合。



打卡江岸,《人生大事》《十日游戏》《最好的我们》《全城通缉》……把江岸浓郁的生活气和复古味推“出圈”,影迷专门制作地标地图,只为在经典取景地拍照打卡。



在江岸,越来越多商家借着“网红打卡”“出片宝地”的东风,享受到流量红利。


位于解放公园中华名塔园内的赫尔书院,“拿捏”住年轻人热衷探店、打卡的心理,结合公园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因地制宜布置“出圈”场景为这个小院子带来持续流量。


赫尔书院春/夏/秋/冬


同类的还有江遇桥墩电影营地,“就地取材”,桥墩为幕、江面为景,看部电影、听场爵士演奏,酒杯摇晃、江风拂过,快门一闪,“松弛”出片。


江遇桥墩电影营地下的松弛


这类“网红出片地” 用“出圈”制造消费热点,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同时不断升级变化,让“一过性”体验变成“可持续”的回头。


让风景成为场景,把场景融入风景。如今江岸景点与生活的边界感越来越模糊,逐渐让“网红”成为“长红”




 夜游、夜食、夜购、夜展、夜读...... 

“夜”出片



江岸的“出片”,也从白天延续到黑夜。


24小时营业的卓尔书店,落日余晖下登上知音号,吉庆街里烤得油亮光滑的烤串发出滋滋“邀约”,潮流文化交相辉映的武汉天地,品牌丰富多元的武汉万象城......


夜游、夜食、夜购、夜展、夜读......众多有趣好玩的夜间消费场景,也成为市民游客争相前往的“打卡宝藏地”。



在夜景的加持下,融合夜游、夜娱、文创、演出等新兴消费业态,延长了消费时间,拓展了消费空间,也带来了别样新体验。


夜幕的加持,不仅让“出片”更有氛围感,更成了刺激夜间消费的“助推剂”。



在江滩看一场如梦似幻的灯光秀,去黎黄陂路街头逛逛文创小摊,在X118来一场街头随舞,去平和坊身临其境听一场街头音乐会、在桥墩下看一场文艺电影......


更多有“江岸符号”的新“夜态”也在这片土地应运而生。


它们抓住“感官刺激、情绪价值、精神共鸣”三大要素,引入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等多元业态,重五感体验,打造出拥有“江岸氛围”的流量新体验。


开心麻花吉庆剧场/知音号


有特色、受年轻人喜欢的商业形式成为新的“流量标志”,同时也让江岸夜经济焕发新的消费活力。



无论是“必打卡”“必出片”,还是“新夜态”的璀璨,这些流量更大意义在于给江岸带来一种更有品质、更富文化的生活方式。进而,通过这些持续散发的魅力,让“流量江岸”变成“留量江岸”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佘碧盈)


责任编辑:陈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