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水伊)鸟啄了一口筒鞘蛇菰的果子,粘粘的,什么玩意嘛,这样还在大森林里混。筒鞘蛇菰有些不好意思,随即感到难过起来。自己如此不起眼,又不好吃,鸟兽都不大喜欢,还羞答答地藏在密林里杜鹃花脚边,不是开花时的几簇艳红,谁会注意到呢?种子又瘦又小,只能等大雨过后,水流带着它们出发。去哪里呢?天大地大,要尽快找到杜鹃花。
不独立的后果就是这样。筒鞘蛇菰寄生在杜鹃花属植物根部,叶片退化成鳞片,因而没有足够的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生到死,能量全靠纠缠杜鹃获得。
好在杜鹃不讨厌筒鞘蛇菰。筒鞘蛇菰的根系悄悄探入杜鹃根系吸取养分,杜鹃惊异于自己根部某些部位突然肿大,可能还痒痒吧?被刺激之下长出更多密集的小根系,小根系努力从泥土里吸收更多能量来养活筒鞘蛇菰和杜鹃花。筒鞘蛇菰密集的根系和杜鹃花根系纠缠在一起,也为后代种子萌发制造了小氛围。说实话,寄主可不是那么好找的。筒鞘蛇菰也不是全无羞耻之物,它们死后会把一身的营养还给杜鹃。——在你身上寄住这一生,谢谢啦。
蛇菰多分布于、广东、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及云南、印度、泰国。湖北多集中在恩施和神农架。神农架的红坪、板仓、下谷坪、阴峪河、鸭子石等海拔1000米—2000米山坡林下多见。
纠缠久了,往往产生说不清的情愫。寄生植物和寄主之间这种关系又被称作借母还胎。
筒鞘蛇菰有杜鹃就好,杜鹃有林子就好,林子在热带亚热带就好。所以蛇菰是南方的植物。它们也不是全无用处,是一味中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肾养阴,有文王一支笔的称号。从形状上来说,确实像笔,是饱蘸了朱砂的毛笔。来历也和周文王有关,文王酒后遗落在神农架的笔变来的。有趣的是,筒鞘蛇菰却能醒酒。
审核:彭剑利 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