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高度重视、迅速响应、主动靠前服务,千方百计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切实将集中整治成效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事不避难,稳妥有序推动。“等了10多年,今天终于拿到‘大红本’了”。日前,家住十堰市皓景丽苑小区的程女士拿着刚刚领到的不动产权证书,高兴地说。 该小区于2013年预售,共有业主220户,因为存在违建、消防未验收、欠缴土地出让金等问题导致交房十多年,业主迟迟拿不到不动产权证书。该项目被纳入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单后,十堰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先后5次与业主代表讨论问题化解方案,现场督办违建拆除与消防隐患整改,协调税务等部门加快手续办理,70天内为业主启动登记,妥善高效化解了矛盾隐患。 为服务好不动产登记“最后一公里”,该局对情况复杂的项目实行包案负责制,推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深入项目现场调查真实情况,与业主代表、开发商面对面座谈,摸清问题症结,推动问题化解。 ——改革创新,对症通堵疏脉。“相较传统办证模式存在的‘难以解决’‘不易解决’问题情况,我局推出‘三分四制’法,即证缴分离、证罚分离、证验分离和承诺制、容缺制、并联审批制、一票否决制,牢牢守住国家利益不受损失、群众利益不被侵犯、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伤害、工程质量消防安全不破的底线。”十堰局相关部门负责人陈小瑞介绍。 证缴分离,将群众办证与追缴企业所欠税费等分离;证罚分离,将为群众办证与查处企业违法建设分离;证验分离,将为群众办证与办理验收手续分离。实行承诺制,即对配套用房未同步移交影响群众办证的项目,可由接收单位承诺后办理验收手续。实行容缺制,即对暂时无法提交验收资料,但不存在消防和工程质量安全的项目,采取容缺制解决。实行并联审批制,即对因查封、抵押影响群众办证的项目,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土地查封问题后,同步按程序办理相关验收手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对 D级危房、消防不达标的房屋、“小产权房”坚决不予办证;对存在一房多卖与司法查封问题的项目,在司法纠纷问题解决前不予办理手续。 十堰局通过落实“三分四制”措施,对症通堵疏脉,全面推进“登记难”问题整治走深走实,近年来累计解决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登记难”项目529个,涉及业主4.5万余户。 ——防范风险,凝聚合力攻坚。9月10日,十堰局解决“登记难”突击队成立,以钉钉子的精神,对每一个问题项目做到现场踏勘核查、深入梳理研究、全力推动化解。 为加快项目化解进度,该局联合城管部门及时处理违法建设问题,配合法院做好破产清算项目及司法查封问题化解,会同税务部门印发落实证缴分离等工作方案,形成化解合力。 为推动执法质效提升,该局建立了“早服务、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严问责”的“三早两严”执法监管机制,持续开展违建“猎狐行动”。 与此同时,该局主动与拟交房的房地产企业对接,提供“交房即交证”服务。德润华府等14个小区共8000余名群众一手拿到房门钥匙、一手拿到“大红本”,从源头防范问题楼盘入市后可能引发的矛盾。(罗才昌、杨占鳌 来源为中国自然资源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