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陈龙|陪着母亲的兄弟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08 15:18:42

作者:陈龙

我要说的这对兄弟,其实我并不熟悉,只是见过几面而已。今天若还健在怕已有八九十高龄了。我见到他们时,哥哥大约六十多岁,弟弟也有五十好几了——那是二零零二的秋天的事。

那年,这兄弟俩尚有个健在的母亲,我就租住在他们母亲的家里——那是他俩也曾住过的老屋,但当年他俩不住在这里,又或是住在附近的新房子里。

图片

那年,我机缘巧合的来到浙江金华市的一个叫做黄桥头的城乡结合部的地方,替人开货车。因为离货场很近,停车又方便。我上车前(正式聘用时)老板就已租下了这家的房子——那是清末时就有的老房子,青砖黑瓦,砖木隼茆结构的四合院式的老屋。中间是石条铺地的院子,两边是房子。占地不大,但房屋很高。以至于木制的窗户也很小很高,想要通风必须用竹竿撑起来。老奶奶(他们的母亲)住东边,我住西边。有个进出的石条砌成的门楼正对着巷道,门口就是石条铺成的巷子,很窄也很深。全村就走这巷道里出行。家家如此。

我从入秋一直住到了年底。可第二年再去时,老奶奶就过世了。当时,我的心情充满了伤感与失望——那是位让我很感念又很舍不得的老人。至今想起来还是这个心情……

那年,我刚住到老奶奶家不久,见每天晚上这俩兄弟就准时的坐在堂屋的方桌边,不言不语的沉默着。弟弟是方脸,常穿着夹克衫,西裤和皮鞋。手里常端着茶杯。似乎有点老板的威仪。哥哥是长脸,略带些劳碌的风霜,看上去很长于弟弟。衣服也不很讲究,常常是赤脸拖鞋。常自顾抽着烟望着院子。老奶奶就坐在跟前的矮凳上。

不懂事的我后来才明白——他们是来陪老奶奶的,仿佛每天要做的功课。或许是上了年纪,他们很少说话,就算见了我也只是笑着点点头。

图片

有一回,我终于得了休息。便问起老奶奶的年龄,她不会普通话,而我又不懂方言,大约只听懂了“八十”的数。后面的则完全听不懂了。她比划着心脏不好,憔悴蜡黄的满是褶皱的脸却很慈详,很安静。眼神里也透着分明的善良。她没有拄拐棍,常是扶着墙或是门进出,颤颤巍巍的起身或是坐下。两手总是抖。

大约是两月后的一天清晨,我因为赶路,就停在路边吃了几个包子,没想到感染了痢疾,腹痛已有两天了,还强忍着出车,也没有吃药。后来终于病倒了,到第三天的晚上,因为起夜几乎没睡,口干舌燥的快要脱水。真是痛不欲生。可是天还没亮,门外却传来老奶奶的声音——像是在喊我,又像是喊“开水,开水”的声音。我起身开门,见老奶奶手里拎着开水瓶和一袋盐,一边说一边比划着示意我喝点盐水(因为两天没有进食,盐水恐怕是最好的补充方式)。我很惊讶,也很感动。喝了盐水立刻感觉腰腿有了力气。就这样熬到了天亮。

好在巷道的尽头就是赤脸医生的诊所。终于挂了瓶吃了药。第二天又出车了。

一晃三十年了,虽是一件小事却恩重如山。当年我年少无知。不过是说了句“谢谢”而已。所以至今想起老奶奶,除了那一如从前的心情外,似乎还多了一份愧疚。也忘不了那俩个沉默的兄弟,忘不了我租住过的他们的老屋。更忘不了那颠沛流离,千辛万苦的岁月。

图片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而,在我看来——人之将老其言当善。

责任编辑:宛灿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