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通讯员吴迪、张钰妍)“鄂W27XXX,欢迎您第11次来花湖国际机场高速。”11月3日,从武黄高速陈桥互通转入花湖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抬头看向情报板,司机杨师傅一脸惊讶,屏幕上还显示花湖国际机场的航班信息。
不仅能将每台车的信息“印”入脑海,还能发布实时航标信息……这条13.2公里的高速路为何如此神奇?答案就在38厘米的地下。这是全球首条全时、全域、全天候,并且可感知、可交互的智慧高速,湖北交投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院士团队全程布设了1.6万个光栅传感器,形成触觉+视觉+听觉多重感知。此外,恶劣天气下,神经元能感知车辆的轨迹和位置,物流企业车辆可以通过手机APP预约编队通行,从而将通行效率提升约50%,有效降低物流损失成本。
湖北交投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罗如意介绍,通过花湖国际机场,国内外生鲜产品平均2小时可到达湖北,让老百姓的餐桌更新鲜,这也需要铁转公更加耳聪目明,目前系统对车辆信息的捕捉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