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从“农学”到“电路” 他们在国赛舞台上演“全能”大戏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06 15:11:10

扎根乡村职业教育30多年,让“冷门”专业逐步受认可;17岁在国赛舞台上“移花接木”,手艺堪比“老匠人”;从化学转型至计算机,10年跨界教学成就职业教育……近日,来自武汉问津职业学校(筹)校本部的3支国家技能大赛代表队,在历经重庆、安徽等地紧张激烈的角逐后,满载荣誉返回校园。在本次大赛中,该校选手在农林牧渔及电子与信息两大领域,与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代表队同台竞技,凭借卓越的技能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荣获2枚银牌和1枚铜牌的好成绩。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前身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6届,并于2024年正式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等35个部门主办,采取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其中总决赛分争夺赛、排位赛、冠军总决赛3个阶段。争夺赛在全国32个赛区举行,共设42个赛道,规模宏大,竞争激烈。

30多年坚持让“冷门”变特色

“最‘冷门’专业站上国赛舞台,我特别自豪。”农建社艺系部畜禽生产技术专业老师饶桂莲激动地说,刚开始学校的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不太被看好,很多家长觉得就是养猪、养鸡,最低谷时期该专业仅设1个班10多名学生。”

微信图片_20241104173140.jpg.jpg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洲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怀揣着对农业的热忱,饶桂莲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回到母校,扎根乡村职业教学30多年,面对家长的偏见和误解,她始终坚守初心,默默奉献,将丰富的知识与精湛的技能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得益于技能高考升学率的稳步提升和就业前景的日益广阔,畜禽生产技术专业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加入。

微信图片_20241104170426.png.png

饶桂莲表示:“今年赛事规则进行了调整,备赛过程中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但大家相互扶持,夜以继日地刻苦训练,项目方案屡经推翻与重构,正是这些不懈的努力与辛勤的汗水,为比赛取得的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如今,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已成为学校的特色专业之一,学生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微信图片_20241104170430.png.png

“本次比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们平时的悉心指导与实战经验积累。自进校以来,指导老师带领并指导我们团队积极参加各类集训和比赛,从中获取了很多实战经验。”武汉问津职业学校学生、国赛选手张语珊说道。

17岁便在国赛舞台上“移花接木”

除了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的3名学生在此次比赛中摘得银奖,学校的“招牌”专业园艺技术的4名学生,也从61支队伍20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银奖。

任谁也想不到,接触植物嫁接仅2年,4名17岁的青少年,凭借精湛的手艺,站上了国赛舞台,手艺堪比工作多年的“老匠人”。

微信图片_20241104173146.jpg.jpg

从今年3月开始,园艺技术专业的参赛选手们积极投入到备赛状态,每天至少训练10个多小时。训练内容包括理论、营养液配制与嫁接技术等。训练中,操作的刀片和竹签经常戳伤手指,但为保证嫁接时的稳定和速度,她们常常顾不上包扎。

DSC_1250.jpg.jpg

“划伤对于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平时训练时,经常会被刀片割伤,消消毒就继续埋头于嫁接之中。”武汉问津职业学校学生、国赛选手余亿雯笑着说道,尽管过程充满曲折,但热爱让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谈及比赛中的挑战,余亿雯坦言:“技术与时间管理是我们的强项,但今年新增的ppt课件讲解环节却让我们倍感压力。为了确保实操与讲解的完美融合,我们害怕比赛时忘词,因此只要有空闲,就反复朗读背诵,直至每一个字都深深烙印在脑海中。”

DSC_1257.jpg.jpg

“我来学校任教4年多了,从他们初次参赛时的紧张怯场,到如今的自信大方,我始终陪伴在他们身边,见证了他们每一次的成长与蜕变。”园艺技术专业老师李靖的笑容中充满了欣慰与骄傲。

10年摸索实现跨学科转型

“这次比赛,我们挑战了主板与硬盘故障修复的任务,仅用53分钟便完美演绎了从理论讲解到实操演示,再到维修策略的全方位展示。作为首次踏上国赛舞台的我们,内心满是激动与自豪。”在电子与信息赛道数字产品检测和维护比赛中,摘得铜奖的计算机老师童辉群告诉记者,他的女儿也是此次参赛队伍中的一员。

微信图片_20241104173745.jpg.jpg

在学校还未从综合高中转型为职业高中前,童辉群一直在新洲职高担任了10多年的化学老师。随着2014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改革的新纪元到来,部分教师面临任教学科转型成为大势所趋,童辉群毅然地踏上了从化学到计算机的跨界之旅,以实际行动响应并引领着学校的变革浪潮。

DSC_1280.jpg.jpg

面对这一巨大挑战,他选择了自学为主、勤勉不息的道路,牺牲了寒暑假的悠闲时光,通过向同行求教、参与专业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方法,以适应技能高考的新要求。近几年,他还常常与女儿一起利用课余时间一同钻研电路故障的“解锁之道”,共同探索科技的奥秘。

经过10年的磨砺,童辉群已从一个对计算机领域的“门外汉”,蜕变成为了一名技艺精湛的“计算机专家”。在学校“青蓝工程”的师徒结对等教研活动中,他始终积极参与,珍惜每一次学习与助人的机会。80后计算机教师朱晨初入校门时,面对教学难题曾一度迷茫,正是童辉群的耐心指导与帮助,让他逐渐找到了方向。如今,两人已成为学校的“黄金搭档”。

DSC_1283.jpg.jpg

在武汉问津职业学校,像童辉群这样勇于跨界转型的教师不胜枚举。

今年9月起,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与武汉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武汉市第二卫生学校共同谋划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近五年来,学校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累计斩获了近200项荣誉,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愈发强大。”武汉问津职业学校(筹)校本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根据赛事改革方向,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运用专业技能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同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覃佐丹 吴广名 杨一鸣)

责任编辑:叶玉回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