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联“县”热推丨幸福食堂,幸福感满满
湖北日报 2024-11-06 11:33:40

“吃什么?”“在哪吃?”

是不少老年人备受困扰的难题

为解决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

就餐难的问题

湖北民政系统已在全省建成了

1380个幸福食堂

不少地方结合实际

探索出不同的模式和经验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

下陆

袁家畈社区幸福食堂开业

10元套餐90后点赞

11月1日,黄石市下陆区袁家畈社区幸福食堂开业。

幸福食堂位于下陆区磁湖路袁家畈生活广场临街门面,内设厨房、卡座及包间,总面积4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百余人就餐。

幸福食堂提供一日三餐,中餐和晚餐不仅有两荤一素一汤10元优惠助老套餐,还有3元至15元4种不同价位的小碗菜,荤素搭配,符合老年人口味。开业当月,满59岁以上老年人有不同年龄段充值优惠。同时,食堂还向社会人员开放,满足社会人员的就餐需求。针对辖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幸福食堂还提供志愿者上门送餐服务。

图片

中午12点不到,幸福食堂内人头攒动,点餐台前已经排起了长队。“这里的饭菜价格实惠,而且营养健康,很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68岁的潘婆婆同邻居相约来到幸福食堂,每人花费了10元,选了两荤一素一汤,边吃边聊,十分开心。

袁家畈社区常住居民1.6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众多。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社区因地制宜,与辖区樱花园土菜馆达成共建联盟,投入改造资金,对原门面提档升级,共同开办社区幸福食堂。

图片

幸福食堂坚持现炒现卖,明厨亮灶一目了然。不少年轻人也愿意走进食堂,一起排队买饭。居民小陈是一名90后,平时工作忙碌,每天吃什么最头疼。“自从在小区群里知道有社区幸福食堂后,我再也不用纠结吃什么了,出了公司就是食堂,两荤一素,每天不重样,吃完回家就能休息,而且这里的饭菜干净卫生,吃着更放心。”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下陆频道 作者 汪涛 李娅 周帮定)

通山

新城社区幸福食堂提供一日三餐

居民:“再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10月31日上午8时,走进咸宁市通山县新城社区幸福食堂,温馨的就餐环境、整洁的桌椅、热情的服务,让人倍感舒适。食堂菜品丰富多样,既有香喷喷的肉包子,也有各式各样的面食。

10月21日,在通山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新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开始了试营业,为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困难群体等特殊人群提供便捷、健康的餐饮服务,真正做到把民生实事办到居民家门口,让党建引领走到群众心坎里。

中午时分,社区食堂工作人员依次为老年人打好饭菜,餐盘里米饭软、青菜烂、少油少盐、荤素搭配,大家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吃着一边聊着家常。新城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老人都做过信息登记,人脸识别后即可享受就餐补贴,80岁以上老年人补贴20%,60-80岁老年人补贴10%,让老人们花钱少、吃得好。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山频道 作者 王姚 汪盈盈)

孝昌

白沙铺社区幸福食堂

80岁以上老人免费吃午餐

10月31日中午11点半,孝感市孝昌县白沙镇白沙铺社区幸福食堂开业。粉蒸肉、萝卜炒肉、炒青菜、紫菜蛋花汤……一份份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被装进餐盘,小小的厨房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今年以来,白沙镇把“幸福食堂”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民心工程,在三合、义井等村率先启用幸福食堂,解决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的“一餐热饭”问题。

“以前自己在家,一般就是一个菜,有时候不愿做饭,就凑合着吃点昨天的剩饭剩菜。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村里建起了幸福食堂,80岁以上的老人午饭能免费吃,每天四个菜不重样,还有馒头和粥,随便吃,吃饱为止。饭量变大了,身上也有劲了。”丁大爷一边吃饭一边笑着说。

幸福食堂不仅是一间午餐食堂,还是老人们平时消遣、相聚娱乐的社交平台。

接下来,白沙镇将以点带面,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村建设更多的幸福食堂,采取“上级资金扶持一点、镇财政补助一点、村集体投入一点、社会力量捐助一点”的运转模式,逐步开创村级养老服务新局面,将幸福食堂建成弘扬正气、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民心工程。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孝昌频道 作者 王虹 王文姬)

樊城

花二三十元

就可在高档酒店吃一顿

鱼香肉丝12元、小炒猪肝12元、山药鸡块12元、莴笋肉丝10元、西红柿炒蛋6元、拌三丝4元、麻婆豆腐4元……襄阳市樊城区多个高档酒店成为社区幸福食堂爱心助餐点,二三十元就可以吃上一顿。

“这里环境比在家还要舒适,桌面干净卫生,皮椅坐着软软的,中餐晚餐都特意制定了适合老年人的营养餐,想得太周到了!”樊城区永安桥社区居民杨秀英是栖客三餐酒店的常客,见人就夸这里的饭菜好吃还便宜。

“自从酒店提供了社区小份菜后,我中餐就不用愁了,上午和老姐妹们在广场玩到中午后就直接来就餐了,点几个小份菜,大家边吃边聊,生活过的很自在!”性格爽直的李美珍高兴地说。

10月23日,笔者来到樊城栖客三餐酒店,门口醒目的挂着“敬老爱老、暖心助餐,社区小份菜”招牌,旁边的菜价牌也标注的一目了然。临近午餐时间,不少老年人陆续走进餐厅就餐,除了老年人外,进店还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大家有序点餐、落座,三五好友一起围坐就餐,场面热闹温馨。据了解,这家栖客三餐是由星级酒店大厨掌勺,搭配营养餐,为周边老年人服务。

“今年6月15日,我们增设了‘社区小份菜’项目,成为社区幸福食堂爱心助餐点,每天有100多位老年人来此就餐,同时提供老年餐食配送服务。”栖客三餐酒店副总经理梅莺介绍:“老年助餐点项目引进酒店前,我们到荆州进行了考察学习,从就餐环境、餐食营养、价格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整优化,尽量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

“与大中型餐馆联合打造老年助餐点,不仅盘活、利用好了社会资源,也发挥了市场作用,增加了助餐服务模式,拓宽了餐馆客群。”樊城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股负责人于敏说,“从吸引老年人进店,到覆盖到上班族、打工族、家庭客群,这些餐馆客群将更加宽泛,盈利性也大大增强。”

目前,樊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多元供给格局逐步打开,中心城区的42个社区启动了老年人助餐点,全区幸福食堂达20多个,服务老年人就餐达6万余次,发放老年人就餐补助金近25万元。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樊城频道 作者 王晓丽 吴祖源)

武汉经开

宁康园社区组建志愿服务队

居民点单  “先锋”送上门

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宁康园社区通过发展新业态就业人群、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加入“宁康先锋”志愿服务队,从居民最关心的幸福食堂入手,逐步实现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到共同缔造的双向奔赴。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武汉经开频道 作者 王健宇)

监利

王场村幸福食堂每餐5元

经费缺口由村里全额补足

一边厨房里忙得火热朝天,飘出菜肴的香味;一边坐满了老年人,喝着茶,聊着天,坐等可口的饭菜端上桌。这一幕,每天都会出现在监利市黄歇口镇王场村的老年幸福食堂。

黄歇口镇王场村有老年人300多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60人,失能老人10余人。高龄、独居、重度残疾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今年,王场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集体研究建设老年幸福食堂相关事宜,最后决定利用省级支持的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提档升级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建设老年幸福食堂。

7月,王场村老年幸福食堂开业。开业后,每到9点半,吃饭的老人们就陆陆续续来到幸福食堂。“我们年纪大了,买菜折腾人,做菜又麻烦,做了又吃不完。这里有四菜一汤,营养全面,还实惠!”李奶奶说道。

幸福食堂每餐定价5元,经费缺口由村里全额补足。村委会倡导“志愿与自愿”相结合的运作模式,由志愿者、爱心村民、退休老干部组成的“服务员”,负责老年食堂的卫生打扫、刷洗碗盘等日常工作,村民自愿将自家种植的蔬菜水果送去食堂,每年可为老年幸福食堂节约近3万元。

老人们吃完饭可以在活动室打打牌、聊聊家常、跳跳广场舞。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村里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还帮老人们“解锁”了娱乐活动。

王场村老年幸福食堂既提供堂食服务,也向村民提供订餐和送餐服务。

为了大力发展助餐服务,监利市民政局坚持“部门引导、属地责任、公益属性、社会参与”原则,引导各乡镇充分利用闲置的老村委会、村级小学改造成老年人幸福食堂或助餐点。目前,监利市已建成老年幸福食堂和助餐点29个。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监利频道 作者 苏文)

责任编辑:赵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