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资料视频
开栏语:
长江——中华文明的摇篮。一万年的文化史,众多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物,勾连起长江的古与今。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推出:“文物篇——镇馆之宝请出列”,通过对长江沿线博物馆“镇馆之宝”、地标性文物古迹等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的探访,挖掘长江沿线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共叙长江文化渊源。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实习生 徐愉舒
在荆楚大地发现的大量青铜瑰宝之中,有一把剑,发出来自2500余年前的寒光。
它就是越王勾践的佩剑,迄今为止,在全国各地发现了多把越王剑,唯有这把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如今,打卡越王勾践剑等镇馆之宝,再将越王勾践剑系列产品带回家,成为海内外游客逛湖北省博物馆的时髦方式。
这把青铜剑深埋地下,为何千年不锈?又何以圈粉无数?今天,一起跟随专家深入了解越王勾践剑背后的故事。
【镇馆之宝档案】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藏)
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首向外翻卷呈圆盘形,内铸11道精细的同心圆,剑身满饰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整个造型显得高贵、典雅。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还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八字铭文向我们表明了这把剑的高贵出身。
越王勾践剑因制作精美,历经2500余年仍纹饰清晰,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深埋地下何以千年不锈
作为这把剑考古发现的亲历者,著名考古学家、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振裕至今仍对越王勾践剑的发掘过程记忆犹新。
“越王勾践剑是1965年12月25号,在江陵望山一号墓的内棺左侧发现的。”他说,这把剑上有八个字,经过当时诸多考古专家通信往来的确定,确认剑的主人是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剑出土时插在漆木剑鞘里,出鞘时仍寒光闪闪,其剑刃的薄而锋利令人赞叹,经测试,它能够一次轻松划开十余张白纸。
这把青铜剑深埋地下何以没有生锈?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主任江旭东博士,曾作为越王勾践剑的“守护人”登上央视《国家宝藏》。他借助三维视频显微镜、便携式合金分析仪、拉曼光谱仪等设备对其开展无损检测,为还原真相提供科学数据,仅剑身区域就拍摄5000多张显微图片,在机器初步合成后,人工拼接成一份剑身全景显微图。
经系统、深入研究,对于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江旭东提出了自己看法,他认为原因至少有三点:一是其铜质好,杂质少,铅含量几乎为零;二是墓葬环境好,同一墓葬也出土了几把几乎没有被锈蚀的青铜剑;三是出土时有剑鞘保护。江旭东还尝试复原2500年前的越王勾践剑真容:一枚闪着黄白色光泽的宝剑,穿越时空震撼亮相。
越王宝剑何以流落楚地
除了越王勾践剑,荆州还发现了多把越王剑,有学者研究表明,剑的主人者旨於睗剑、州勾剑、不光剑,均为勾践后代的越王。
越王勾践剑、越王州勾剑出自下大夫级别楚墓,越王者旨於睗剑、越王不光剑出自士级别楚墓。
越王者旨於睗剑(荆州博物馆藏)
楚国贵族墓何以出土多把越王宝剑?这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变幻莫测的关系有关。专家指出了两种可能性,一是楚越联姻或结盟,越王剑以陪嫁品或礼品流入楚国,后被赏赐给楚国贵族;一是楚灭越时所得战利品,墓主人可能参加了灭越的战争而得到越王剑。
如今,楚越的相爱相杀早已成烟云,留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隐忍多年终成春秋霸主的故事,成为不惧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象征。而越王宝剑所代表的“十年磨一剑”“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剑文化,也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老冤家”双双编入历史教科书
湖北省博物馆除了收藏越王勾践剑外,还收藏有吴王夫差矛。
吴王夫差矛,全长29.5厘米,矛身中线起脊,两面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后端各铸一兽头,冶铸精良,保存完好。吴王夫差矛矛体满饰菱形几何暗,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
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矛这对“老冤家”,双双被编入历史教科书,以此来介绍春秋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介绍,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贵族佩剑的风气十分兴盛。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进步,剑的制作工艺也更加发达。此时吴、越宝剑天下闻名,风行各诸侯国。而越王勾践剑高超的铸造和装饰工艺,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发达的科技、艺术水平。它也反映了先秦时期我国各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中华文明早期蓬勃生命力的重要物证。
“天下第一剑”住上“独栋豪宅”
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藏)
如今,湖北省博物馆最热门的展厅,当属南主馆的“越王勾践剑特展”。在这里,越王勾践剑进驻了约300平方米的独立展厅。展览以越国历史作为切入点,介绍越王勾践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科技成就,触屏、视频等元素的加入,让观众更深入地走近勾践剑。
精心设计的展陈形式,国际顶尖的展柜及灯光效果,让越王勾践剑360°无死角,无论从哪个角度拍照,都像大片一样美,不会出现之前的阴影和反光。难怪吸引八方游客宁可排着长队,也要来一睹“天下第一剑”的风采。因排队太长,馆方甚至发出温馨提示:湖北省博物馆不只有越王勾践剑,还有很多珍宝等待公众去发现。
越王勾践剑及其周边何以火爆出圈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湖北省博物馆与苏州博物馆将两馆明星文物“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剑”做成胖嘟嘟的玩偶文创,制造了一场跨越2500多年的“相遇”,让“高冷”的文物用“可爱”的方式,向大家讲述吴越争霸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一经推出,迅速成为爆款,产品供不应求,经常出现断货情形。
据悉,在与苏博联动之后,湖北省博物馆继续深挖文物内涵,陆续推出包括吴越争霸系列手机包、发饰等贴近生活的周边产品。目前,越王勾践剑周边已涵盖家居、首饰、学习用品、潮玩手伴、非遗、工艺品、食品等多个大类,在售产品过百种,以冰箱贴、毛绒玩具最受欢迎。
越王勾践剑手机包
越王勾践展及文创持续火爆出圈,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张晓云馆长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谈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深入人心,其代表的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这把青铜剑以其特有的鲜明标识,勾起很多人潜意识里的侠客或英雄情结。同时,青铜剑凭借古代的黑科技而千年不锈,也为王者之剑增添光环。
就展览而言,以专题展的形式聚焦一件镇馆之宝,把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挖掘充分,成为讲好荆楚文化、中国故事的典范。就文创而言,系列周边产品满足了“好看好玩好用”的特点,设计别致、价格亲民,因而都卖得挺火。
张晓云还称,与越王勾践相关的越、吴、楚,均位于长江流域,在交流、碰撞中形成的文物遗存和历史底蕴,都已成为长江流域的宝贵遗产,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文物)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