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在这天高云淡、秋意渐浓的十一月,荆州区2024年小学书记、校长“学习中心课堂”建设主题交流活动在实验小学城北校区如期举办。这是一次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共同探索“学习中心课堂”建设有效实施和深入推进的智慧碰撞;这是一场转变课堂教学思想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构建荆州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新格局的思想盛宴。
此次活动主题是“深入推进‘学习中心课堂’建设,有效提高‘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质量”;活动由荆州区教科院负责人,副书记、副院长邹勇同志主持。
本次活动第一个环节为“听评课”。与会人员观摩了实验小学杨晋老师上的示范课——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麻雀》;枣林小学教联体学校副校长周琼、弥市小学教联体学校校长王庆、太湖港小学教联体学校校长肖华怡、荆南中学教联体御河校区负责人孙晓东、实验小学教联体学校校长杨虎等五位校长进行了现场评课。
接着,成先平副局长对校长们的评课进行了点评,就如何实现“传统课堂”向“学习中心课堂”的转变提出了三点建议:对常态课要有开放性,方法要随着学情、学生、目标走;对学生的表现要有包容性,要关注学生疑点、难点、亮点和增长点;对教师的提升要有促进性,要关注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等。并对小学校长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校长要讲学习,二是校长要做研究,三是校长要举旗帜。
活动第二个环节为“交流发言”。五位校长分别阐述了“双减”背景下“学习中心课堂”建设的思考、实践和探索。
“乘风破浪争头渡,未待扬鞭自奋蹄。”推进学习中心课堂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这是学校管理永恒的话题。实验小学以“三段六步”的灵动课堂作为课堂范式,推动了一次全方位整体性的改革,卓有成效。
“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楚都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改变上课环节,打造“阳光课堂”;二是跨学科集体备课,促进学科融合;三是开展社团活动,提升综合素养;四是“五育”并举,培养“和美学生”。这是既有政策与校情的和美巧成结合,更有顺势前行的生动实践收获。
华师荆州附校以“三抓三创”为主要路径,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是抓课堂与伴同学,创新学习方式变革,建立学习中心课堂;二是抓习惯尽善尽美,创新育人方式变革,完善校家社协同共育;三是抓队伍善学善治,创新培养模式变革,锤炼干部教师队伍。
荆南中学教联体御河校区在“学习中心课堂”上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并针对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深入反思和改进: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探究学习。
荆州小学在“学习中心课堂”建设上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是顶层设计“一张蓝图”;二是牢牢抓住课程和课堂“两个阵地”;三是切实做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师生评价效能等“三大提升”;四是着力实施兴趣社团建设工程、学习小组建设工程、作业设计优化工程、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四大工程”。
最后,荆州区教育局基教股股长王华明同志公布了本次主题交流活动论文评比结果,并颁发了证书。
会议认为,更新教育观念,要立足“三个发展目标”维度:立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而公平教育的期盼”,立足“每个孩子终身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求”,立足“国家和民族全局发展的需要”。会议强调,强化学校管理,要争做“三个有”智慧校长: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做一个会管理的校长,做一个有执行力的校长。
登高望远抓机遇,勇立潮头敢担当。善于在发展中思考,在改革中抢占先机从而找到新的增长点的校长,才能引领学校站得更高,走得更远。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我们将会借此次盛会东风,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劲、“任重道远须策马”的干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百舸争流千帆竞”的冲劲这“四股劲”来努力打造“学习中心课堂”,全力以赴推动荆州区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区教育局主办、区教科院承办、实验小学协办。荆州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成先平同志,区教育局基教股全体干部,区教科院全体班子成员及教研员,区教育装备与信息发展中心、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负责人,全区各小学书记、校长,小学教联体学校各校区负责人,各小学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科研处主任,共约1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