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教师心得】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的关注点——以《示儿》为例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0-30 01:11:38

近期,我聆听了同组张晓婷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示儿》。《示儿》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中的第一首古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怀。张老师的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观课结束后我也在想,如果我来设计这节课,会怎么做呢?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关注哪些呢?

一、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很多诗词经久不衰,已经流传百年千年之久,诗人与学生们的时空距离非常遥远。诗言情,诗人创作时是怎样的具体情境和时代背景?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学之初,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思维、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是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把钥匙。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长期过着逃难生活,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早就树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抗战复国戎马壮志,他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但终其一生都未能完成夙愿,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直到临终前仍放不下,只能叮嘱儿子,聊以慰藉。

二、多形式的朗读指导

诗词的教学离不开朗读,应该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的始终。初读古诗,先让学生自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可以进行挑战读,指名读。经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有读古诗的经验,在读正确的基础,继续练习读好古诗的停顿,这里可以进行小组竞赛读,男女生赛读。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入情入境地朗读。抓住“空、悲、北定、家祭”关键字词体会情感,抓住“空、悲”两字的前一句应该读出诗人心中的无奈、遗憾和悲痛,抓住“北定、家祭、告”的后一句读出庄重、热切、激昂之情。老师可以示范朗读,然后学生展示,班级集体配乐朗读。

三、关键问题的引导

教师可以抓住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临终前最放不下的究竟是什么事?为何而悲?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发挥想象,理解他对祖国深沉、热烈、真挚的爱,以及他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殷切期望。

四、拓展资料的补充

课堂最后可以进行拓展,出示诗人陆游的同类型诗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拓展阅读,体会诗人爱国忧民的激情,感受他强烈的爱国情怀。还可以阅读其他诗人的爱国诗篇,如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杜牧《泊秦淮》,岳飞《满江红 写怀》,体会同一主题:爱国诗歌不同诗人在创作时的不同视角与手法。

作者:宜昌市伍家岗小学东艳路校区 邓和平

责任编辑:庹云峰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