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让大坝每一方土都能说话——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参建工程青岛官路水库直击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0-29 17:50:4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仁玺  通讯员  夏子茜  周国防

这是正在施工中的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由在鄂央企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参与承建。

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青岛这座大都市的主要水源地。

这颗宛如镶嵌在胶东大地上的明珠——青岛官路水库,将从根本上缓解青岛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与棘洪滩水库一起青岛市供水“双保险”,全面提升青岛市乃至胶东半岛的水资源统筹调配、供水保障和战略储备能力。

进入10月,青岛官路水库工程迎来建设的“黄金期”。近日,记者走进胶州市,实地探访这座山东半岛最年轻的大型水库建设最新进展。

数“智”赋能  打造“聪明”的水库

“滴”!清晨,符合安全上工标准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依次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入青岛官路水库2标段施工现场,开始了新一天的攻坚作业。

“刷脸”进出建筑工地、视频实时监控、施工在线监测、AI语音安全提示……在青岛官路水库2标段建设现场,一系列充满科技含量的措施已被广泛运用。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了青岛市官路水库工程围坝工程2标段(以下简称“2标段”)。项目部副经理张上竹介绍,2标段项目涉及均质土坝、桥梁、金属结构安装、大型混凝土浇筑等专业,现场作业涉及多种重要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作业人员流动频繁,现场人机交叉施工,场地环境复杂,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管理成本高、难度大。为满足安全监管要求,项目部以“智慧工地”建设为抓手,利用智慧建造平台,第一时间“看”见施工进度、“嗅”到安全隐患,使项目管理实现“耳通目达”。

“我们积极探索智慧建造系统在围坝填筑中的应用,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及人员设备的有序调度,提升效率的同时大大提高施工的准确度。”张上竹说,项目部在施工设备和工机具上都安装有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实现了对推土机摊铺厚度以及压路机碾压速度、轨迹、遍数、层厚等关键指标的实时分析与动态反馈。

青岛官路水库约8层楼高的土坝,是靠超过60层的土层,每层经过10次碾压后,一层层填筑上来的。也就是说,这座坝体每一处都要经过超过600遍以上的极致碾压。

围坝填筑现场

“要让每一层土方都能说话!”张上竹说,工地有了“智慧建造”系统,设备能“学习”会“思考”,运行和管理更加高效,一座“智慧水库”日渐成型。

以“绿”为笔  建设生态美丽工程

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密不可分,建设方坚守绿色发展理念,注重技术、工艺创新,融入数字化管理手段,在保证质量、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建设生态美丽工程。

青岛官路水库项目位于青岛胶州市西北、墨水河下游,生态保护责任重大。自开工建设以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施工生产的重要因素进行统筹,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措施方案。

正在施工中的泄洪放空洞工地上,最大开挖深度达到11米,主体结构为2条方形钢衬及1条圆形钢管,分别用于水库泄洪和黄水东调管线连接。一车车拌合好的水泥,经过天泵长长的输送臂,准确灌向进口闸室顶板浇筑现场。

水库泄洪放空洞施工全貌

项目团队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工艺,坚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使用太阳能照明、雾炮机、雾炮车等新型环保施工设备,节约了能源,大大减少了粉尘和噪音,生产环境逐步向智能化、集成化控制环境方向推进。

2标段项目部质环部主任陈辰告诉记者,项目部严格保护土地资源,做到不超范围施工、不破坏周边自然环境,在裸露的土地上使用可回收利用的绿网,确保施工与生态的和谐共存。

“施工现场能自动监控现场噪声、PM2.5、温度、湿度等参数,当检测到的扬尘数值超限时,系统将会报警。”陈辰说,施工现场实现了环境实时数据传送,动态监测报警,能有针对性地预防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打造文明生态施工,创造绿色的生态环境, 一幅环境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2标段项目部经理杜振东表示,2024年是官路水库项目加力提速的关键一年,项目部将以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把好质量安全、施工安全,打造精品工程、民心工程、百年工程。

责任编辑:夏晓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