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方杰)在神农架猴子包的悬崖上,生长一种特殊的植物。在当地药农的口里,它是无法企及的“吊兰”,而在植物学家的眼睛里,它的名字叫做石斛,因为它黄色纤细的茎,如同古时女子乌丝间的金钗,因而也叫做“金钗石斛”。这种小而可爱的兰花,就生长在布满苔藓的崖壁上,高的无法接近,也高的无法一窥究竟。不过在五六月间的花期,原本只有绿色的崖壁上开始出现点点鲜红和嫩白,这正是石斛在开花,它的花美艳,像水中的芙蕖,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石斛名之由来,源于它的药用。古人取悬崖上的石斛茎入药,因为石斛茎条“细若小草,长三四寸,柔韧,折之肉而实。”于是在对其炮制的过程中要反复的揉搓晾晒,才可保证炮制后的成药的药性释放。经过炮制的石斛茎条,虽然已经失去水分,但是茎条依然柔韧,被揉松的柔软茎条自然卷曲,形成一个个螺旋的小斗,谓之“枫斗”,又因其色泽金黄,状如卷曲的耳环而得名“金耳环”。“斛”即大斗,作为古代的量器,有一斛十斗的说法。石斛之名的由来大抵是说一种生长在石头上形状如斛的药草。不过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有其他见解,但大多语义不详。不过李时珍提到石斛,“其名义未详,其茎状若金钗之股,故古有金钗石斛之称,今蜀人栽之,呼为金钗花。”由此可知,普通老百姓并不把“石斛”这个药名当真,而是唤做“金钗花”,犹如邻家碧玉一般,温婉随和。
石斛是一种附生于裸露岩石的兰花,它的根系肉质,利用包裹在根体外的海绵组织紧紧吸附在石面上。在这层海绵组织中,石斛可以吸取雨水并保存起来,并滋润着海绵组织细胞中共生的真菌,来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以及分泌酸性物质从坚硬的岩石中汲取养分。石斛这种生存之道是在神农架这样具有丰富物种的环境中演化而来,因为在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它们都有自己生存的生态位置,而石斛正是选择了这样一个贫瘠而又危险的环境,让竞争者难以从它的手中夺取生存资源。
因为石斛是历史上的名药,民间对它的采挖很严重。采药人的俗语:“药材行里有金钗,山货行里有猴头”,其言外之意便是把石斛比作山珍海味一般的难得药材。因为石斛生长极为缓慢,纵然它可以从裸露的石头上汲取养分,从空气中获得水分,但贫瘠的环境让它生长能力极为有限。石斛是合轴性分枝生长,即假鳞茎顶端不会再生长,新的假鳞茎是从旧的假鳞茎基部的新芽发育而来,一般一年只更新一次,每次也仅有一两枚新的假鳞茎。石斛入药的部分正是假鳞茎。因为常年的采挖,石壁上的野生石斛已经极为稀少,五六月间的美丽石斛花,也变成了罕见景色了。石斛为了生存,在环境严苛的石缝中找到立足之地,而如今却被人类逼上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