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尊才之襄 成才之城 让城市与人才携手共赴星辰大海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0-25 20:25:46

建区40年来,襄城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关精神,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产才融合、产研融合,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襄城汇聚了全市90%的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人才与产业相互赋能,东风鸿泰、江苏锂源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争相落户。

襄城大力弘扬尊贤爱才、求贤若渴的文化基因,以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为契机,持续塑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打好“识才重才”组合拳,激发“留才聚才”新活力,让“尊才之襄,成才之城”日益深入人心,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襄城实践提供了坚强才智支撑。

人才是城市的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市之基,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功以才成,业以才广。聚焦生物医药、现代化工、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襄城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抢占引才聚才制高点,创新政策引才、服务聚才、生态留才机制,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成长相互赋能,携手共赴星辰大海。

坚持产业强区

打造产才融合新引擎

人才成就产业,产业助力人才。

在襄城看来,聚人才就是赢未来,今天拥有的人才优势就是明天的发展胜势。

为此,襄城把“产业所需”与“人才之能”有机结合,聚焦全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按类划分、按需引进,提高人才和科技发展、实体经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确保精准对接、供需对口。

襄城区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编制产业招商地图、招才引智地图基础上,襄城多次组织辖区重要企业、相关部门前往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等靶向开展“双招双引”活动。

襄城一次次走进国内重点高校院所、科研机构。高质量的“双招双引”活动展示出襄城尊贤爱才、求贤若渴的文化基因,更为襄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出了最生动的注解,助推襄城成为“近悦远来,人向往之”的魅力之城。

2021年以来,龙蟠储氢罐、常州锂源碳酸锂、高德红外项目、雅本化学产业园、航天化学产业园等一批由专家人才领衔的项目争相落户襄城,为襄城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襄城经开区,为助推该公司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襄城坚持人才引育围绕产业需求转,在荆洪生物科技共同打造中南民族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实践基地、襄阳市首个化工行业海智工作站。2023年以来,企业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远销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营业年收入超10亿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创新。产业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为助力企业大力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截至目前,襄城先后建成1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项目合作21个,申请专利310余个。出台“1+N”人才政策体系,选派58名“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首席技术专家与辖区重点企业达成合作,将更多科技人才带到产业发展一线,加强攻坚突破,加速成果转化,实现人才与产业同向共兴。

强化平台建设

打造汇聚人才“强磁场”

一流的人才,最看重的是成长的舞台、发展的空间。近年来,襄城从重磅升级的人才政策到全城相邀的城市IP,再到筑巢引凤的城市平台,构建起高品质的“人才生态圈”,打造了汇聚人才的“强磁场”。

围绕深化人才引进工作机制改革,襄城坚持全区“一盘棋”原则,为解决部分单位工作任务重、急需专业人才但无空闲编制问题,成立了区人才服务中心,用好用活人才编制“周转池”。

2024年,该区新引进24名人才的工资、编制由区人才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实现了人才编制统一管理、按需调配、灵活使用。

襄城区还在我市“1+7”人才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襄城区深入推进“卧龙人才”项目,加快构建人才集聚高地的实施意见》《襄城区文旅人才发展支持办法》《襄城区农业人才发展支持办法》以及关于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系列优才惠才支持办法。

支持辖区企业与在襄高校(技工院校)联合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让人才建功朝着一线走。襄城对毕业后全职到订单企业工作、正常缴纳社保1年以上的,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一次性给予订单企业培养补助。

为落实人才安居保障工作,襄城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一次性购房首付款补贴券,按照补贴面值对人才购买商品房首付款或全款进行补贴。

与此同时,襄城还坚持本土育才与向外求才“双轮”驱动,创建了7家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服务4所本土高校学生,校企双师培育重点产业人才。大力推行“校企双聘”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已有3家重点企业与湖北文理学院达成双聘合作,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超千万元。

襄城还将每年的9月25日设立为“襄城人才日”,礼敬为襄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

正是通过强化平台建设,襄城向全社会释放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强烈信号,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向襄城汇聚,逐步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引领一个产业”的发展模式。

创优人才生态

凝聚创新发展新活力

城市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城市更出彩。

襄城重视人才,尤其重视青年人才,在持续创优人才生态的过程中,着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青年成长和发展的生态,为创新发展凝聚新活力。

为持续做优来襄人才安居保障的“第一站”,2023年,襄城将人才驿站迁址至檀溪路白玉兰酒店。

“只要青年人才来襄城就业创业,我们就会提供3天的免费住宿,每人每年可享受4次。”襄城区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驿站的保障对象从原来“襄阳市以外,来襄城求职应聘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放宽到“襄阳市区以外,来襄城求职应聘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进一步降低了申请门槛、扩大了人才保障范围。

襄城还通过持续丰富青年人才社交、消费等场景供给,为青年人搭建“打拼能精彩 生活能幸福”的梦想舞台。

此外,襄城还依托区图书馆、六〇三文创园、北街商圈等平台新建联谊型人才驿站,举办青年人才分享会、创客沙龙活动等11项活动。开办“思齐大讲堂”暨年轻干部“学思想、强素质、作表率”活动,引导青年人才立足岗位、发挥专长,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持续举办襄水音乐节,以创新活动方式,突出服务特色,不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襄城持之以恒用更优服务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真正把襄城打造为“尊才之襄 成才之城”,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向往之地,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襄阳日报(记者陈霜)


责任编辑:曾庆红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