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周升蕾)10月23日,襄阳市启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发布襄阳市新材料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方案,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瓶颈问题,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系统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市。
“两新”产业供应链企业签订供需对接协议。
今年年初,襄阳市新材料产业链质量提升入选2024年度产业链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今年8月,襄阳市新材料产业链质量提升入选2024年国家100个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
行动方案提出了10项工作内容。包括:开展机制建设行动。聚焦襄阳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陶瓷、特种 玻璃、玄武岩纤维)开展质量状况调研,绘制质量图谱,坚持链长+链主+链创质量提升工作机制建设;开展管理强基行动。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开展检测能力升级行动。推动产业链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和集成服务,推动龙头企业实验室通过CNAS认证,并面向产业链开放;开展标准引领行动。围绕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加快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标准研制应用;开展品牌赋能行动。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开展精益提效行动。指导链主企业推进精益生产模式,致力质量、成本、交货期协同改善;开展龙头带动行动。发挥链主企业带动引领作用,通过合格供应商评定、检测认证等手段,将上下游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人才培养行动。培养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支持企业开展以质量意识提升、质量工具应用为主题的内部培训活动,为全员持续改善提供支撑;开展质量攻关行动。聚力点上突破,打好关键环节质量攻坚战。协同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开展政策护航行动。注重质量提升与产业发展规划的协同。
银行为企业授信。
方案要求,要强化链式思维,紧贴“两新”产业链供应链需求,聚焦“两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聚合产业链供应链优质资源,合力攻坚、联合攻关,科学谋划与“两新”产业发展相适配的质量提升路径,因链施策、一企一策,突出发挥链主企业牵引作用,创新质量提升机制,辐射带动全链条质量整体提升。
据悉,截至9月底,襄阳市“两新”产业共有规上企业248家,工业总产值745.54亿元。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今年以来,全市“两新”产业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19个,总投资1728.02亿元。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