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太和医院高新技术支撑十堰“健康之城”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0-23 12:33:51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梁时荣刘俊王慧)“十四五”时期,十堰市入选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共建市,计划建设10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其中6个就在市太和医院。锚定定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战略发展目标,市太和医院以疑难危重中心建设为重要支撑,以技术创新、学科建设为核心,统筹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医疗新高地,托举百姓健康梦。

以技术之新“攻”疑难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而不明原因持续性发热往往成为摆在临床诊断前的一道难题。今年8月11日,一名38岁的男子从非洲返堰途中连续数日出现持续性发热伴随头晕不适等症状,到达城区后立即到市太和医院就诊。

综合患者情况及症状反应,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传敏怀疑其感染疟疾,在组织上报、安排隔离病房后,立即联系院内特检室检验员做疟原虫检测。经检验,男子胆红素值、血小板数值以及血液中疟原密度值均严重超出WHO重症疟疾诊断正常值范畴标准,且十余项检验指标均不正常,呈恶化趋势发展。这意味着患者体内产生强烈炎症风暴急难性病症,随时面临高死亡风险。

“感染诱发的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持续大量释放导致‘炎症风暴’是重症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如果按照传统治疗方式,受医疗条件束缚,往往是采取保守的口服药剂治疗方式,这样非但阻止不了感染发展造成的多器官衰竭等问题,患者往往因病情恶化走向死亡发生的概率也增大。”10月15日,在采访中,王传敏向记者作介绍。

在组织发热MDT会诊后,感染科牵头为患者施行细胞因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技术,这是发热MDT针对重症疟疾治疗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新业务。“它将两大技术进行融合,可以起到清除炎症介质、重建免疫平衡,提高疾病的救治成功率多重效果。目前,该技术已经通过审批。”王传敏说。

攻克疑难重症,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这只是感染科近年在临床创新开展治疗疑难重症的特色新技术之一。记者了解到,科室在治疗中晚期肝癌微创领域保持领先,连续蝉联四届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目前跻身十堰市重症感染及肝病的救治中心。

技术实力是市太和医院打造区域性疑难危重症中心的硬核。“对医院自身而言,各学科在建设打造区域性疑难危重症中心过程中既通过学科协作的获得优势补短,也能促进并实现技术创新成长,二者是互促互进。”太和医院医务科副主任柯昌征说。

以技术之强开新局

市太和医院神经内科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帕金森病专科中心,也是省市州最早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科室。2018年,科室集结神经外科、神经康复科、心理卫生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学超声科以及PET中心专家共同组成帕金森MDT,以综合专业技术优势为患者提供精准化、专科化、全程化“一站式”诊疗服务。自成立以来,已有1100多位帕金森患者因此受益。

在采访该科室的优势技术中,一幅现场会诊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中,一名医生高举双手做着対指动作,病患坐在会议桌正前方模仿作同一动作。

“这名男性患者30多岁,因坐立时手脚均出现不受控的颤抖症状前来求医。由于患者病症存在疑点,科室组织进行MDT会诊。图片中在指导患者作対指动作的医生不是科室专家,而是医学影像中心的负责人,対指动作是判断病情的环节之一。”科室副主任医师孙强笑着告诉记者,多次的学科会诊交流协作,为各科室诊断提供了借鉴,打开了新思路。

对标区域性疑难危重症中心建设标准,市太和医院以多学科协作促技术创新,形成机器人辅助技术、基因与细胞治疗技术、心血管危重症救治技术、微创治疗技术、精准诊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6大高新技术。这些技术均是该院近年来开展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省内一流水平、区域领先水平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特色技术。

以建设强技术,以技术强专科,太和打造区域性疑难危重症实力雄厚。截至目前,该院共有24个专科进入全国专科排行30强。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6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45个省级重点专科。

起手布局,落子成势。“国家综合性三甲医院、鄂西北及毗邻地区公认的龙头医院,市太和医院还将聚焦高质量推进区域性疑难危重症中心建设,推动高新技术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以更为优质的医疗资源供给能力和专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使更多的患者享受到现代医疗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该院医务处负责人夏云金说。

责任编辑:夏永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