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谭云妃、黄星)对透析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是进行血透治疗的先决条件。不久前,宜昌市二医院肾内二科团队凭借丰富经验,为一名右侧中心静脉闭塞的透析患者王先生,通过在左手实施“副头静脉转位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重建自体血管通路,缓解了患者病痛,降低了治疗费用。
今年68岁的王先生,6年前不幸患上尿毒症,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透析治疗,每周他需要到医院透析3次。长期的透析,加上透析导管置入等种种原因,王先生出现右侧中心静脉闭塞,右手肿胀长达4年。
“因为家庭不宽裕,这位患者没有及时处理病情,来到我们医院就诊时,右手已经肿胀得十分厉害,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严重的话会导致右上肢缺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该院肾内二科副主任张盛和血管通路团队充分讨论后,决定在王先生的左手建立“副头静脉转位动静脉内瘘”手术,解决右侧中心静脉闭塞并发症。
为了尽可能降低王先生医疗费用,张盛先在DSA下尝试开通中心静脉闭塞病变,但经过4小时的努力尝试,导丝始终无法通过闭塞病变,术中造影检查左侧中心静脉通畅。入院后第三天,张盛又率领团队实施了第二套手术方案——左上肢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副头静脉转位)。手术完成后,王先生左上肢内瘘在术后30天成熟并顺利穿刺使用,张盛又为他实施了右侧动静脉内瘘结扎术,彻底解除了他右手肿胀的痛苦,顺利出院。
据了解,因为类似病例的手术相对复杂,很多通路医生会直接选择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但治疗费用及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二医院医疗团队从患者经济利益及受益程度出发,巧妙设计副头静脉转位内瘘术,大大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他们的住院时间。
张盛提醒广大肾友,透析患者上腔静脉综合征发病率主要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提倡患者终末期肾病患者提前建立内瘘,减少插管率,尽量避免上腔静脉综合征发生。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