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案例展示 | 恩施来凤150亩司法查封闲置土地获新生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0-10 10:57:30

编者按

图片

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省自然资源系统打响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攻坚战,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要素资源,服务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各地积极探索,多措并举,积累一批盘活存量土地典型案例,今日推出“恩施来凤150亩司法查封闲置土地获新生”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


2013年2014年期间,湖北喳西泰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先后取得来凤县翔凤镇中华山村五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总面积为150亩,用于建设半岛蓝湾项目。后因企业涉及民间借贷纠纷等问题,土地于2015年—2021年期间相继被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司法查封,导致项目未能按期开工建设,土地长期闲置。来凤县通过高位推进、破产重整等措施成功盘活该项目土地,打破了土地闲置僵局,成为恩施州首例司法查封闲置土地盘活的典型案例。

图片

半岛蓝湾项目盘活前现场照片


图片

半岛蓝湾项目盘活前影像(2015年)


图片

高位推动,统筹协调定方案


2019年,来凤县委组建专班,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决定盘活半岛蓝湾项目,聚集自规、住建、水利、电力等部门,高位推进盘活工作。工程谁来建?土地如何解封?资金哪里来?成了摆在专班面前的几大难题。为寻找承建单位,项目公开招标选定中城建十三工程局为承包单位,为解决土地背后交织复杂的法律问题,专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斡旋于法院、债权人、资产管理人之间。该地块面临着6家地方法院的查封以及2家土地抵押权人,2019年—2020年期间,专班多次往返宜城、襄阳、长沙、武汉等地,与当地人民法院以及抵押权人沟通洽谈,最终说服各方同意房地产开发建设方案,将原始价值1.5亿元的闲置土地转化为十几亿的有效资产。

 
图片

破产重整,化解企业债务危机


来凤自然资源部门与法院建立会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协助法院执行的同时,不断优化动工开发建设方案。2020年半岛蓝湾房地产项目正式启动,2022年3月,1、2号楼建成开始销售,但因该公司账户同时被查封和抵押,销售资金处于查封状态,项目承包方举步维艰面临着停工,若不尽快解封资金新项目又将烂尾。为保障项目建设不陷入僵局,法院和专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决定喳西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破产后可终止所有查封、执行以及诉讼问题,同时企业负债利息、违约金也将停止计算,每年可为企业减轻约3000万元债务,及时有效地化解了企业的债务危机问题。销售款激活,企业被救活,该地块也顺利“复活”。

图片

半岛蓝湾项目盘活后建设现状图


图片

半岛蓝湾项目设计效果图


  
图片

主动作为,排除开发动工障碍


法院允许动工开发土地后,来凤县自然资源部门主动与企业联系,及时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一步协调完善项目配套基础设施。2021年,来凤县投资近2000万元完善项目周边桥梁建设、电力迁改等影响项目开工的基础设施,消除开发障碍,使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截至2024年9月,半岛蓝湾项目已建成住宅10栋1220套、商铺57间,后续工程正在有序推进。该楼盘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司法查封造成的闲置土地再开发利用问题,不仅维护债权人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还使得沉睡的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责任编辑:杨依泉、曾敏(实习)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