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罕见血型抗体患者危在旦夕 稀有血型献血者库中筛出“救命血”
湖北日报 2024-10-04 21:10:15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雯洁、通讯员肖莉娇、李贝)国庆节假期里,罕见血型抗体患者王女士经历了一场生死竞速的接力救援。她突发大出血,却配血遇难,武汉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快速响应,为患者找到了与配血相合的救命血。10月4日,接受输血治疗后的王女士病情已趋于稳定。

10月1日,武汉血液中心接到了中部战区总医院输血科的紧急求助电话:因剖宫产瘢痕妊娠做过清宫手术的王女士(化名)突发大出血,出现了重度贫血症状,迫切需要输血治疗。然而医院输血科给这名AB型患者进行配血试验中,却无法筛查到相合的血液。

接到医院送来的血样后,武汉血液中心立即开展了血样抗体鉴定试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王女士血液中产生了Rh血型抗-E和Duffy血型系统中的抗-Fya,从而引起配血不合。在临床上,这是一种特殊而又疑难的状况。

幸运的是,武汉血液中心建立有稀有血型资料库,并拥有多年开展疑难血型鉴定研究的经验。王女士所需要的血液分型确定后,应急预案立即启动。

工作人员一边在稀有血型血液库中检索;一边紧急动员了患者的直系亲属进行血型检测;同时武汉血液中心还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救援机制,向存有该血型库存的广州、上海等地的血液中心请求支援,以备不时之需,并为患者后续可能大量用血做好准备。

在与家属配型中发现,患者的弟弟王先生的血液与患者主侧交叉配血相合,但遗憾的是,由于王先生因连续几天熬夜没能达到献血标准。所幸,输研室工作人员王康在稀有血型血液库中检索到了一袋Fya抗原阴性同时E阴性的冰冻红细胞,大家如获至宝,迅速着手解冻该袋红细胞及配血工作。经过工作人员6个多小时紧张而有序地工作后,血液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向医院供上了血,保障了患者输血治疗的顺利进行。

患者的弟弟王先生说,姐姐输上救命血后,一家人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得知自己是稀有血型的拥有者后,他暗下决心当身体允许时要参与无偿献血,希望回馈社会,帮助其他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没有爱心市民的热血奉献,就没有这一线生机。”武汉血液中心副主任许敬介绍,自2002年以来,武汉血液中心将所有筛查出的Rh阴性血型资料保存到数据库随时可供查询,同时把特殊血型血液在-80℃深低温下长期保存,供紧急情况下使用。

知识链接>>

武汉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副主任杨茹介绍,大众熟知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和罕见的Rh阴性血型(即“熊猫血”)。ABO血型分为A、B、O、AB四种。Rh血型系统则十分复杂,按照是否含有D抗原,可分为RhD阳性和RhD阴性两种血型。其中RhD阴性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熊猫血”。其实,除了D抗原以外,E抗原、c抗原、C抗原和e抗原产生的抗体也会导致临床配血不合。王女士血液中产生的抗-E就是其中一种。同时,除了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以外,王女士血液还产生了Duffy血型系统中抗-Fya,Duffy血型系统与我们熟知的ABO、Rh血型系统一样,是目前已知的40多种血型系统中的一个。中国汉族人群Fya抗原属于高频抗原,患者产生抗Fya抗体时,很难找到相合血液。王女士就是这种情况,要同时兼顾三个血型系统,这真是输血中的“难中之难”。如果王女士输入与配血不相合的血液,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责任编辑:刘郸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