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当阳:小田并大田 让土地“生金变绿”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9-29 16:23:44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郑莉莉 胡文超 李洲传)“农田整合不仅让机械化作业更方便,还提高了产量,每亩增收率达到20%。”9月25日,宜昌当阳市河溶镇民新村村民王永忠指着自家的农田感叹,农田整合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种植效率,给农民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

此前,王永忠共有大小不一、零星分散的碎田20亩。碎田过多,机械、农用物资都不能直接运到田间地头,不利于耕种。亚投行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对土地进行平整,将他原先零散的20亩农田整合成集中的一块。集中的土地还可以承包给种植大户,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是宜昌当阳市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开发的项目,总投资5764.74万元,于2022年3月启动,重点在该市河溶镇民新村、建国村、赵湖村、前英村、官垱村、红日村实施。项目建设围绕现代农业工程、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和机构能力建设三个方面展开。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4853.91万元。项目实施以来,有效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生态承载能力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亚投行项目将我们的简易大棚改造成三联动大棚,里面配备遮阳散热装备。”河溶镇建国村莫家湖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华荣介绍,合作社由原先的种植两季变为一年四季,亩产增收2000元。合作社还大力发展草莓、樱桃番茄等特色观光采摘产业,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

为避免农药带来的不良后果,实现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亚投行项目新建6个污水处理池,治理25公里截排水沟。新建水保林1.49公顷,防尘固沙、净化空气。安装400盏风级式太阳能杀虫灯,57.31公顷生物农药推广。

“改造后,我们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30%,空气指数提高20个点,降低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率达6%,进一步提升了绿色食品品质。”当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谢海涛介绍,通过整治沟、渠、硬化道路、清洗堰塘、配套建筑物等措施,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作物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针对农民缺乏农业生产技术,仅仅依靠传统粮食作物种植所获取的经济收益非常有限这一现状,亚投行项目对农民开展粮食、蔬菜种植以及防控技术的实用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农民400人次,发放科技书目1000多本,有效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责任编辑:崔梦云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