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这是我们齐心制定的骑手公约,让骑手在小区的配送和收货更加便捷安全。”江汉区民意街道多闻社区党委副书记介绍道。
“小哥群体应规范自身行为”“物业应提供规范的停车区域,还有物品存放点”“职能部门要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在“年轻干部成长营”第5期暨“民意之声·青论坛”主题活动上,民意街道青年干部针对骑手“进门难”“停车难”等问题,找准切入点,走访倾听、收集整理居民、物业和骑手的多方意见,草拟制定住宅小区骑手行为公约征求意见稿。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快速发展,催生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大量新就业群体。受小区安全保障、有序管理等限制,这些骑手普遍面临“进门难”“停车难”“融入难”等实际问题,与物业、门卫之间纠纷不断。为切实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江汉区民意街道推出“骑手友好公约”,实现“一小区一策”,助推小哥与街道双向奔赴。
随后,街道各社区围绕小区是否有物业、人车是否分流等实际情况,组织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站点负责人、小哥代表等,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已经针对有物业小区7个、无物业小区13个,研究制定“一小区一策”的“骑手友好公约”并张贴公示。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些公约落地见效,外卖配送及邮政、快递服务人员能够更加顺畅地出入小区、单元、楼栋进行投递配送,居民们也切实享受到了优质便捷的配送投递服务。骑手们在送件过程中,也更加注重文明礼貌,与居民的交流更加友好。对于有物业的小区,物业人员积极配合,为骑手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提高了送件效率,而在无物业小区,居民代表和业委会成员主动承担起部分管理职责,确保骑手能够顺利进入小区投递。此外,站点负责人也加强了对骑手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这些细节上的改变,进一步巩固了公约实施的效果,为打造更加安全、便捷、和谐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骑手的友好举措推动着他们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如今,民意街道已经把开展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活动常态化。街道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针对骑手的需求,开展义诊、普法、文化课堂、免费理发等活动,让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行动有形更有力。下一步,街道党委将引导骑手到居住地社区报到,根据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安排骑手担任兼职网格员或食品安全监督员等,让他们在走街串巷的工作中发挥“流动哨兵”和“移动探头”作用,推动其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进一步织密社会治理的“网格脉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