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骆名锋、曹雨嫣)“从社区网格管理、城市智慧停车到政务便民服务、工厂生产车间、农业全程机械化,阳新的数智技术运用处处可见、人人可及、时时可感。”阳新县政数局党组成员李晖说,“我们正在抢抓数化湖北发展机遇,加快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北斗终端等先进技术赋能各行各业,助力阳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阳新县顺应数智技术发展趋势,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以数字阳新建设为抓手,加速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生活进程,阳新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因数智技术加持而迸发澎湃动力。
夯实数字基座 城市治理更智慧
在阳新县政数局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主城区地形地貌、河流、建筑物、城市道路等跃然屏上,点进每一个实体还能看到详细信息,未来感十足。这是阳新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简称“数公基”)平台上展示的等比例缩小城区场景。
据了解,“数公基”作为城市公共性、集约性基础设施,是未来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的基础工作,可以深刻影响城市治理模式。今年阳新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对照省级工作指南和市级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数公基”标准化体系构建、底座平台建设、数据归集治理等工作,依托市CIM平台、“一标三实”系统、编码赋码系统,采取入户采集、无人机航拍、部门统计等方式,全覆盖收集城市公共设施基础数据,完成了一个平台、一批数据、一套机制、一个样本等“四个一”建设任务,初步构建了城市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
“目前‘数公基’平台数据收集实现36平方公里城区全覆盖,上图实体对象100%赋码,城市数据可以通过平台查阅,一切尽在图中。将来这些数据会逐步运用到群众生活、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各个场景。”阳新县政数局干部夏雨介绍。
“这个二维码门牌太方便了,在门口扫一扫就能在线联系辖区民警、网格员,还能在上面直接交水电费!”澜桥世家小区居民王先生兴奋地表示。
二维码门牌是“数公基”服务群众日常生活的一个应用场景。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在线联系网格员、民警、12345咨询,办理水、电、气缴费等多项便民业务。目前,二维码门楼牌在现代城、锦湖豪苑、观南上域、澜桥世家四个小区试点,各项增值服务将会陆续上线,真正做到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
下一步,“数公基”平台还会有更丰富的运用场景,功能更加强大,全域旅游、智慧水务、智慧城管等信息化项目将有序对接“数公基”平台,在服务市民生活、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打造数字政务 服务跑出加速度
“以前办理业务要在医院、照相馆和服务窗口之间来回奔波,现在只需在自助机上体检、照相,就可以完成驾驶证换证、补证流程,实在是太方便了。”市民董女士满意地说。
这样的便捷源于阳新县市民之家新增的一批自助服务终端。据悉,阳新县为进一步方便市民办理各类业务,全县先后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在城乡部署137台自助服务终端,可实现779项业务自助办理。
自助服务终端部署背后是阳新坚持不懈推进政务服务变革的写照。近年来,阳新县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础,利用数智技术推进办事流程再造、平台再造、业务再造,建成全省县级领先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协同办公平台、免申即享平台等,实现政务网络“应通尽通”、系统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数据“应享尽享”,让政务服务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一网通办”“免申即享”等改革落地见效,1948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办”率提升至95%,2000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时限压缩95%,政务服务质效得到有效提升。
数智技术也让政务服务下沉镇村成为现实。阳新以推进政务网络建设为基础,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镇区、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延伸,依托银行、邮政、移动等服务网点,实现政务服务代办点全覆盖,将政务服务大厅搬到群众家门口,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目前,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全县有68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到镇、25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到村。
浮屠镇华道村村民说:“自从有了政务服务代办点以后,很多事情就不用去县里跑了,在家门口就能办,太方便了。”
政务服务提升也极大优化了发展环境。据悉,该县全省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从2020年全省63名跃升到2023年的第21位,实现三年三跨越,稳定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今后,阳新县将依托数智技术,更大力度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持续优化“一网通办”成果,实现“一事联办”向“高效办成一件事”转型升级,全面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让企业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深化数字技改 产业闯出新赛道
“从产品生产、质检、包装到消费可以实现全程跟踪,为产品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湖北恒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副总乐明清介绍,“通过数智技术,建立5G+智慧全连接工厂,我们实现了生产效率飞跃、成本控制优化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湖北恒驰电子公司的“加数转型”是阳新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阳新县积极抢抓数字化变革浪潮,积极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加快推进5G+计划,建设工业互联网,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先后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0个,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11个以上,成功举办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携康智能、恒驰电子、远大生科等一大批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企业、省第二批5G工厂、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十四五”首次倍增,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赛马制”排名第三。
数字技改不仅是技术更新,更是理念、组织、经营等全方位变革。
“从1月份到8月份,实现产值13.25亿元,相对去年增长80%以上。”湖北高能鹏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刘小平说。
湖北高能鹏富逆势增长的密码是:以推进数字技改为手段,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随着市场的发展,传统的铜废料回收利用正面临着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挑战。企业紧盯市场需求,深挖原料潜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以新技术运用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
不仅仅是工业领域,阳新推动数智技术运用到多领域的成果也随处可见,智慧农业、智慧园区、智慧水利、智慧矿山发展迅猛,方兴未艾。
数智引领未来。阳新将把握数智时代新趋势,加快推进数智技术广泛运用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各领域,创造出更多“聪明又好用”的应用场景,以信息化赋能推进四化同步,让人民群众共享美好数智生活。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