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凌、李旭)
近年来
黄龙镇向湾村
将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相融合
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之路
实现了乡村的多彩蝶变
走进向湾村村民曾德春的冬桃园,他正忙碌地采摘着丰收的果实。映霜红大冬桃已进入成熟期,圆鼓鼓的水果套袋挂满了树梢,揭开袋子,圆润饱满的桃子甚是喜人。
曾德春今年种植有映霜红大冬桃、冰糖酥冬桃、晚冬桃三个品种,映霜红大冬桃面积约一亩,收入约2000元。冰糖酥冬桃面积约8亩,预计收入30000元至40000元。晚冬桃在立冬节前后上市,面积约3亩,预计收入10000多元。
向湾村是全国著名的“冬桃之乡”,冬桃个头虽小,但味道甘甜可口,营养丰富。2022年起,黄龙镇委倾力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精心建设“桃乡田园综合体”。
黄龙镇党委副书记吴韶栋介绍:“近年来,镇党委多措并举发展壮大向湾村冬桃产业2000余亩。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改良优良品种、出台实施冬桃保险降低农户的种植风险、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进行提档升级。”
在冬桃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向湾村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实现多元化发展。
向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向瑞当过9年兵,也曾在外创业。2019年底,他怀着改变村庄的决心毅然返乡。
“多方衡量后,我就想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来发展村庄,最终争取到各类资金3500万元,在向湾村建设了十公里红军路、红色文化纪念馆、红九军二十六师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项目。”向瑞说。
向瑞介绍:“特别是红色文化纪念馆由闲置粮库改建而成,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它不仅是襄阳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之一,也是襄阳市红色旅游景点。”
在红色文化纪念馆外,沿着“红军路”步行约一公里,有一家独具特色的咖啡馆。
“这里环境太好了!没想到在农村也有这么时尚的咖啡可以喝。”游客范宏哲说。
2022年年底,郎慧琛和几名好友合伙,投资建设“新村民城乡文化空间交流站”,咖啡馆只是其中一个板块。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政策、资金、机会都在涌向农村,也触动了我们返乡创业的决心。”郎慧琛说。
向湾村每年的春秋两季是旅游旺季,咖啡馆每天的营业额可以突破4000元。夏冬两季,每天的营业额也能在1500元到2000元。
如今
向湾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
全村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走一段红军路
吃一顿红军餐
讲一个红军故事
听一堂红军党课
体验一场红军战斗等
“五个一”相结合的红色旅游
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让昔日的红军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红+绿’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冬桃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引进更多的青年人才和创意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向瑞表示。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