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尧治河村史馆:悠悠岁月一馆藏 熠熠生辉万年史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9-06 09:11:19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袁俊耀)一座村庄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传统和现代交融绘就的色彩迷人;一座村庄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勤劳和智慧成就的故事唯美。在这块充满传奇的土地上,从老一辈的艰苦创业,到新一代的开拓创新,尧治河人总是以奋进的精神状态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图片

图片

悠悠岁月一馆藏,熠熠生辉万年史。让励志励行故事动起来,让镌刻历史古迹活起来,尧治河村史馆用翔实的史料、器物的叙述、流动的线条、鲜活的故事、多媒体的运用,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展示出尧治河村的历史人文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古风古韵之美、家风家教之美、特色田园之美和尧治河昨天的灿烂辉煌,以及“昨天靠精神,今天靠发展,明天靠文化”带给未来的美好愿景与震撼人心的磅礴气势和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进村史馆,走进一段历史,见证一个奇迹。

走进尧治河

据司马迁《史记》中《五帝本纪》记载,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上古时期尧帝及其子丹朱曾在此治理洪水灾害,使得河清民泰,由此得名尧治河。据清《房陵志》记载:“尧子丹朱避舜于房陵,死后葬于此,”当初尧帝之子丹朱,曾流放于丹水流域。尧在位70年,把王位禅让给舜以后,千里迢迢来到此地寻找儿子丹朱,得知丹朱在此治山治水,尧帝欣慰万分,便赐名为“尧治河”。

图片

图片

但令尧帝始料不及的是,4000多年后的今天,昔日贫困潦倒的尧治河已是连续六届的全国文明村,是中国十大幸福村庄、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尧治河村党委书记、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开林先后荣获全国扶贫攻坚奋进奖、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第三届全国十大优秀“村官”等荣誉,并当选十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共十七大代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见证红色印记。1931年建立洞河乡苏维埃政府、1940年修筑巴柯路尧治河段、1946年尧治河村民营救中原突围解放军战士、1950年1月15日保康全境解放等充满红色记忆的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图片、文字以及多媒体在这一章节里都得到珍贵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天辟地尧治河

对于尧治河村来说,怎样看待和评价“牛棚会议”都不为过。1988年11月1日是尧治河村创业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全村17名党员聚在桐树包一间破旧的牛棚里,召开“刨穷根,奔富路”诸葛亮会议。在全体党员的一致推举下,刚刚被许列奎“三顾茅庐”请回来的孙开林担任尧治河磷矿矿长,由许列奎、黄政国、许年福、徐景凤共同组成矿部班子。会议形成“要想富,先修路”的共识,没有资金,孙开林主动掏出自家积攒了多年准备盖房的4000元钱作为垫底资金。没有技术,大家决定土法上马,用眼睛看,用竹竿量。经过10天的筹备,11月11日,一声炮响,尧治河吹响了向贫穷宣战的号角。“牛棚会议”是尧治河创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时序更替,尧治河村领导班子成员也在岁月的变迁中不断变换,但尧治河发展前进的步伐却始终没有停歇。从“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党员能吃苦、党员能吃亏、党员能奉献”,到“昨天靠精神,今天靠发展,明天靠文化”,从“务实苦干、超前争先,负重创新、加压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团结奋斗、加快发展”,到“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和谐创业、科学发展”尧治河精神的不断升华,尧治河开天辟地当之无愧。

图片

图片

在这里,尧治河村的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成果得到全面呈现。

翻天覆地尧治河

“开矿是吃的祖宗的饭,可断的是子孙的碗,我们要修电站来还子孙的账。”以孙开林书记为首的一班人高瞻远瞩,在大力发展磷化工业基础上,提出了向水电建设宣战的号角。同时,内引外联筹集资金,一鼓作气建成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水电站和九里川电站。2006年又收购县属5座电站,使电站总数达到了10座,总装机达到2.44万千瓦时,年创收入5000多万元,使小水电成为了尧治河又一支柱产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流动的尧治河,时间的唇香。”2006年,尧治河正式进军白酒酿造,开启了白酒产业的新征程。在这一章节,“尧治河”白酒走名优酒产品发展路线,多项产品获得过国家及部、省、市级等奖项,在这里,酒业公司致力于打造保康旅游新亮点和县域经济新名片的做法得到鲜明展示。

改天换地尧治河

自1988年创业以来,尧治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离开党建无话说,离开党建无事做”,坚定不移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廉洁自律,积极探索建立了“三三制”党建新模式: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三会治事”;干群联动、工农联建、村企联创“三联共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已成为全省最具特色的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这一章节,尧治河村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修筑公路、旅游开发等都得到全面展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1996年的三福公司,是由尧治河村内弱势群体组成的一个集扶贫、服务、福利为一体的特殊企业。公司按照“扶贫性开发,福利性扶持,服务性引导”的思路,长期从事植树造林、环境绿化、水土治理、修路改田、种药养殖、设施维护等,使弱势群体也住上了小洋楼,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在全国脱贫攻坚典范中,三福公司独树一帜,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惊天动地尧治河

“尧治河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山区幸福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尧治河人从不沾沾自喜,从不故步自封,新时代下的尧治河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代尧治河战略规划、愿景目标规划、现代化发展定位,以及一个愿景、两步跨越、三大动力、六项重点工程等在这里得到清晰界定,“中国山区幸福村”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已近在咫尺的幸福与喜悦。

图片

图片

图片

尧治河村史馆是传承历史文化、展示“灵秀湖北”的新名片,是承载乡恋乡愁、构筑精神家园的新阵地,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带活全域旅游的新引擎。

图片

图片

村史馆建设后续:随着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矿洞经济、“三区”融合、文旅融合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目前村史馆有限的容量空间,已无法承载和展示尧治河村更多的发展成果。未来扩建扩容后的村史馆,将带给您更好、更新、更美的感受与体验。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尚娟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