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以文促旅!英山县石头咀镇文旅融合破圈突围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9-05 14:42:07

初秋时节,微风习习。英山县石头咀镇苞茅冲村长岭岗路段,游人如织,既流连在崇山峻岭的美丽风景,更沉醉于路畔的“送郎亭”,以及“《在深山》”文学雕塑中。

长岭岗位处英山县县道过(过路滩)石(石头咀)公路沿线,当地经久流传的“姐送情哥十八盘”风情故事,即发生在这里。在石头咀镇,像这样的风情故事、红色经典发生地、文学创作原型地,有很多。

近年来,英山县石头咀镇依托贯穿境内的省道、县道和“四好农村路”,大力气发掘文化元素,将这些散落的文化亮点,以串珠成链的形式,充分激活释放出无穷的魅力、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推动力。

荒山野岭蝶变网红景点 

“长岭岗、十八盘、牵牛岭,这些地方都有故事。”石头咀镇苞茅冲村80多岁的余主敬,说起这些乡土风情,略显激动。世代生存在长岭岗的老人家,是一名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农民,不仅详细述说“姐送情哥十八盘”的来龙去脉,还熟稔地介绍苞茅冲村的地理风貌。

站在新修建起来的路边,只见美观、平整的道路,如彩虹一般,缠绕在山山岭岭之间。一辆接着一辆的汽车,疾驰而过;一拨跟着一拨的游人,鱼贯而来。路边的土地上,茶叶、中药材等产业,葱茏茁壮;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林,蓊郁茂盛。

“以前这里是荒山野岭,人迹罕至;现在修建了美丽的“过石公路”,蝶变成为网红景点了。”苞茅冲村年轻的村干部曹金龙,说到“四好农村路”的修建,无比感慨。他还说,随着路修好了,“送郎亭”、“《在深山》”文学雕塑等文化亮点的落成,来村里游玩的人显著增多,村民种的茶叶、中药材、菜蔬,养的土鸡、黑毛猪,也畅通了销路。村集体水库的鱼,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

细看“送郎亭”,不但建筑精致风格活泼,还配有英山县文化名人饶惠熙、吕迎光等创作、题写的对联。再观“《在深山》”文学原型地雕塑,诗人、作家熊召政当年走亲访友,留步于此灵感来袭,遂成诗集。两处文化亮点的发现,让“长岭岗”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大放异彩,继而带动“十八盘”、“牵牛岭”等地方,从沉寂走向活跃。

如今,在“长岭岗”路段,还有当地村民兴办的农家乐,毫无疑问地因势得利,每天客人络绎不绝,平均有4桌,一年下来,纯赚6万元到8万元,是不成问题的事。

红色景点转化红色引擎 

沿着“过石公路”,从长岭岗往石头咀镇镇区方向行驶约3公里,就来到陶家冲村。陶家冲村境内山多林密,满眼青山绿水,在村部门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棵“红色”梧桐树。这棵梧桐树,是当年修建陶家冲水库,竣工的时候,干群携手栽种下来的。

站到树下,只见树干高挺、树冠遮盖半个广场。陶家冲村“村两委”,筑起树坛挂起牌子,进行专门保护。现在,已经打造成为一处远近闻名的红色景点。石头咀镇乡土诗人王德生、马万鹏、邬思本等相继以此为题,创作出文采飞扬的诗篇,为这处红色景点增添了文学底蕴,激发了文化魅力。

在石头咀镇,只要说到陶家冲,人们在想起这棵“红色”梧桐树的同时,还会念叨这个村里的中药材产业。全村的中药材产业总规模达800多亩,既有传统的茯苓、桔梗、菊花等品种,又有新引进的栀子、油牡丹等项目。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孵化一大批中药材种植能手,发展一大批中药材产业大户。

陶家冲村党支部书记方亚,是一位闯荡中药材市场几十年的领军人物。他信心满怀地说:“我们坚持党支部引领,把村里的‘红色景点’,建设成为‘红色力量’,转化汲取并凝聚起来,形成‘红色引擎’。”

在他的带动下,陶家冲村对接湖北楚草堂公司、北京同仁堂(湖北)药材公司等市场主体,缔结出“党支部+企业+产业+农户”的发展链条,全村2017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村出列、户脱贫”。而今,又在上级的帮扶和支持下,引入资金,构建中药材产业园,使全村的中药材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文化破题引领产业出圈 

没有文化底蕴的风景,是苍白单调的;同样,没有文化亮点的乡村发展,是缺乏后劲的。随着“四好农村路”汤(汤塆村)天(天堂村)线、石(石头咀)卡(卡里村)线的建成通车,沿途各村积极培植文化亮点,一时间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优美、人气频添的新格局。

“汤天线”穿村而过的郑家坊村,是英山县风情传说中的“美女出入后花园”,故事发生地。该村以这个故事为切入点,做足发展文章、注入发展动能,大力发展石菖蒲种植。近6年来,全村石菖蒲产业规模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还保持了产业规模与产业产值,成正比例提升的势头。

郑家坊村区位偏僻,土地贫瘠,以往受交通不便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村民增收速度缓慢,导致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留下老弱病残,固守家园,从而带来土地荒废,弃耕弃种现象严重。村党支部深入市场观察,把握其脉搏,从试种开始,尝到甜头后,即大面积推广,现已发展成为石菖蒲产业专业村。

该村党支部书记周福星,颇有感触地说:“乡土文化的作用,不能小觑,我们用文化破题,引领产业出圈的尝试,获得了成功。”紧接着,全村上下,一心一意打造呵护“后花园”这个文化品牌,全心全意致力投入产业兴起。

眼下,又到石菖蒲的收获季节,村民笑逐颜开地下田采收之际,更在谋划下一轮的发展。还有哪些地方适宜种植石菖蒲?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种植石菖蒲?力争赚得更多收得更好,让盆满钵满成增收常态化。(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曹志刚 余志敏 刘杨 丁茁)


责任编辑:段冕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