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刘春黎、孔繁玥)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功绩斐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等合称“唐宋八大家”。北宋景祐四年底(公元1037年),欧阳修因“忠直敢言”被贬任乾德县令,其治下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老河口市。
今老河口市所在地,于西周被封为阴国。至唐初,设阴城镇。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以阴城镇建光化军(州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下设乾德县。欧阳修在乾德任职期间(1037-1040),虽身处逆境而能守身持正,“勤廉爱民”之名经久传颂,许多为官轶事传为一代佳话。
勤廉爱民,务实善为
景祐景祐四年底(公元1037年),欧阳修因“忠直敢言”被贬任乾德县令,其治下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老河口市。
今老河口市所在地,于西周被封为阴国。至唐初,设阴城镇。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以阴城镇建光化军(州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下设乾德县。欧阳修在乾德任职期间(1037-1040),虽身处逆境而能守身持正,“勤廉爱民”之名经久传颂,许多为官轶事传为一代佳话。
勤廉爱民,务实善为
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初,欧阳修赴任乾德县令之时,正值乾德遭受罕见大旱之灾,百里无雨、苗木枯槁,“民被其灾者数千家”“饥民食糟麦为命”。面对严重旱情,上任伊始的欧阳修迅速组织官民抗旱救灾,巧妙利用汉水等水系,积极兴修、恢复水利工程,引堰灌苗,有效缓解了旱情,避免了赤地绝收的惨剧。同年夏,乾德又遭连日暴雨,汉水猛涨成灾,据欧阳修《居士集》记载:“水悍暴而岸善崩。”欧阳修立即组织百姓利用北宋咸平年间光化知军李仲芳修建的石堤,夜以继日整修、加固,不敢稍有懈怠,最终大堤得守,阖城百姓安然无恙。秋十月,乾德正待恢复水旱灾情带来的损失,西夏赵元昊突然称帝作乱,朝廷四处滥征乡兵、苛征税役,以至乾德人心惶惶、民怨沸腾。欧阳修见状召集当地乡贤耆长等温言晓谕、安抚民心,号召百姓为国出力,并主动捐出俸禄,还多次上书朝廷恳请减免赋税以纾民困。
欧阳修任乾德县令伊始,突逢“旱、水、兵”三灾,他没有因自身遭贬而消沉抱怨、放弃职守,而是坚持勤廉爱民的操守、务实善为的作风,最终消除“三灾”,以独特方式点亮了自己“新官上任三把火”。欧阳修在乾德任职的经验、感悟,成为他宝贵的为政心得。在担任滁州、扬州等地的地方官时,欧阳修廉洁自律,处理政事宽简不惊扰百姓,历任地方均治理得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交口称赞。扬州的百姓在他离任后,共同为他建造生祠以纪念。宋仁宗誉其“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文以载道,书以言志
欧阳修在乾德任职虽短,却对襄阳感情极深。乾德等地的基层任职经历,使他有机会目睹并切身体验了百姓生活的艰难:“体耕作之不易,察百姓之艰辛,感朝廷之冗员,知税役之沉重。”他创作的许多与襄阳有关的诗文都体现了一贯秉持的“勤廉爱民、务实善为”的操守。在乾德治水患之时,欧阳修感佩李仲芳为民修堤之功绩德政,当即作《尚书屯田员外郎李君墓表》,表彰李仲芳勤政爱民之功德于后世。应时任谷城县令的好友狄栗之邀,欣然作《襄阳谷城县夫子庙记》,提倡尊师重道、善教百姓。世人皆知欧阳修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殊不知欧阳修还写过两篇“亭记”,均与襄阳有关:欧阳修任乾德县令时,一日拜访其兄欧阳昞,二人临池窥鱼,共论《庄子·秋水篇》“濠梁之辩”一节,以观鱼而感悟修身之道,并作《游鯈亭记》,抒发人生操守:“视富贵而不动,处卑困而浩然其心”;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欧阳修的好友史中辉镇守襄阳,邀请他为新扩建的岘山亭作记。念及羊祜在襄阳的德政,又回忆起当年在乾德任职的过往,欧阳修感慨万千,提笔一蹴而就,既表达了对襄阳岘山风光的赞叹:“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又提醒好友施政当效仿羊祜之德,重政绩而轻名声:“慕叔子(羊祜字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此即名篇《岘山亭记》。
修身齐家,清风传世
图为欧阳修所作家训《诲学说》
欧阳修的高尚品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教家风。欧阳修的父亲为官清廉,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家中一贫如洗,母亲请不起老师,买不起笔墨,只能亲自在沙地上用荻秆教他读书认字,并经常教育儿子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此即典故“画荻教子”。在母亲的教诲下,欧阳修不仅时时注重自身修养,对家庭的教育引导也非常重视,家风清正。他曾作家训《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也,可不念哉!”教诲儿子不断学习以磨砺品质、提升修养。侄子十二郎要从南方来看望欧阳修,他在家书《与十二侄》中特别嘱托侄子任官要“守廉”:“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其后人秉持家风,俱为学有所成、品德高尚之才:长子欧阳发淳朴诚实、爱好礼义,继承了父亲的学问成为一代礼仪历法研究大家,著述等身;三子欧阳棐曾任襄州(今湖北襄阳市)知州,刚正不阿、为民请命,力抗地方豪强,政声卓著。
廉洁从检启示
第一期“隆中青检训练营”学员在隆中廉政教育基地,现场聆听市委党校老师讲授《廉为政本话忠诚》。
欧阳修始终心怀国家大义,坚守勤廉爱民之德,并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给家人、后代,其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品格,为新时代检察干警树立了廉洁榜样和学习标杆。
图为老河口市检察院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活动。
学习欧阳修的“为政之道”,持续做实检察为民工作。欧阳修为官所坚持的根本操守就是“爱民”。他为政宽简,以勤廉爱民、务实善治为宗旨,故而深得民众爱戴。新时期,检察机关要切实践行“检察为民”理念,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着力点,综合运用各项检察职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帮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学习欧阳修的“修身之道”,全面从严管党治检。欧阳修自幼年起就坚持修身立德、严格自律,其屡遭贬谪而能“志气自若”,与他坚持提升自身修养分不开。新的历史时期,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市检察机关要坚决落实主体责任,驰而不息抓好纪律作风建设。全体检察人员要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修身律己,勇于“自我革命”,严格依法准确行使检察权,坚决杜绝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学习欧阳修的“齐家之道”,不断涵养清风正气。欧阳修被誉为“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其家国相依、勤谨奉公、守廉守正之家风实令后人敬仰叹服。《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家风连着党风,检察机关党员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清廉持家,看好“自家门”、管住“自家人”,带头以廉守家,以德润家,严格家风家教,严守纪律底线,守牢廉洁防线,以清廉家风筑牢司法公正屏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