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以“三个三”破题 全力开创夷陵信访稳定工作新格局
湖北日报 2024-08-28 11:38:29

2024年上半年,宜昌市夷陵区信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提格实行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2+5+N”信访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为统领,认真践行“系统思维、全局视野、理顺机制、责任唯一、钉子回头”工作方法,全区上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格局。信访指数一季度排全省第23、二季度排全省第10均在全省优秀行列。

一、凝聚三股合力,构建信访稳定工作新局面

(一)区级领导主动领衔化积案。建立区级领导日接访、挂点领导包乡镇、分管领导包积案制度,全体区级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就地接访、包案到访、重点约访,直面群众,高位高效调动资源,确保群众反映的小事有人管,难事有人抓,让群众见得到领导、敞得开心扉、信得过政府,牢牢的将信访群众吸附在当地、问题化解在萌芽。为抓住区级领导接访重要资源,各乡镇、区信访局提前做足功课,变领导接访为接访加约访相结合,对涉及区级领导分管行业领域的重点案件,有目的安排约访,使领导接访能突出主管、聚焦难点、效果更实、作用更大。

(二)党委书记上阵抓难案。坚持用制度管人,用机制规范,各乡镇均比照区级模式建立信访联席工作会议机制,每月乡镇党委书记对属地重点信访案件进行调度研判,主动上手化难案,做到情况熟、全掌握、一口清。区每月对乡镇党委书记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情况进行通报,对做得好的、不好的乡镇及个人直接进行点名,并呈报至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推动了乡镇党委书记抓信访维稳工作的常态化、持续化,防止“忽冷忽热、上热下冷”现象。全区上下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上下齐心、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

(三)信访干部齐心协力攻要案。去年末,全区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司法所长人员大调整,为保证工作不掉档、战斗在状态,政法委加强对乡镇信访维稳干部强力统筹、高频调度、一线指导,各乡镇综治、信访、司法、派出所等信访维稳干部抱成一团、捆在一起,形成工作合力。特别是新任的派出所所长、司法所长,有干劲、敢担当,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真正发挥了公安“刀把子”、司法“和事佬”的作用,在维护信访秩序、“两防”工作等事关全区平安稳定的基础性工作上发挥“顶梁柱”的作用。

二、转变三个理念,明晰信访稳定工作新思路

(一)从“收发室”到“压舱石”职责定位的转变。一是从抓一时到抓常态。为始终保持“2+5+N”高压态势,以季度为单位,坚持每季度区委书记至少对乡镇及部门党委书记信访稳定工作全调度,常态化压实乡镇、部门职责;每季度区长至少点对点对重点个案提级调度,强力推进难案攻坚;每季度通过信访联席会议至少3次对重点信访事项清单案件开展调度,对重点事项超期不办、履职不够的案件,严格实行“四必查”(查涉访经过、信访历史、诉求办理情况、首访责任和包保责任落实情况),并纳入区委督查问效程序,让压力传导、责任落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二是从抓结果到抓日常。全区建立“日研判、周专报、月通报、季分析、年考核”的工作体系,实现在日研判中抓快处、在周专报中筛重点、在月通报中压责任、在季度分析中找规律、在年考核中明奖惩,让信访工作重点明、处置快、责任清。充分发挥4名信访督查专员政治素质高、法律水平强、调解经验丰富的优势,坚持每月常态化、全覆盖到13个乡镇,开展实地督导和指导,摸排区级重点案件,及时提交区级联席会进行高位解决,让信访稳定工作抓在每一天,落在日常中。三是从抓面上到抓重点。坚持“全区信访一盘棋、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张清单管到边”,每月从近600个各类信访案件中,逐一研判过筛,并形成一张区级清单,对照清单案件,进行高位调度,统筹督办,一抓到底,改变过去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律转办、简单销号的做法,严防重要信访案件出现越级访、重复访的风险,真正实现以化解促稳控的目标。

(二)从面上应急到夯基固本的转变。一是系统性建机制。纵深推动系统治理,坚持在打基础、抓根本、理机制、建制度、管长远上下功夫,制定出台了《夷陵区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实施方案》《夷陵区信访工作十大机制》等20余项信访机制,让信访稳定工作在铺天盖地的任务、纷繁复杂的矛盾、处处皆有的风险、时时放心不下的茫然中有了抽丝剥茧的重点、清晰明确的抓手、规范运行的机制。二是根源性治前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实现信访问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着力抓好镇、村、户三级治理工作。以镇为区域,“枫桥式”乡镇建设强根基,全区拟用5年时间(2024-2028)分层分级开展来区、到市、赴省、进京零上访的“枫桥式”乡镇建设。以村为单元,“五无村居”创建夯基础,开展无邪教、无越级访、无黄赌毒诈、无诉讼、无民转刑的村居创建,用三年时间,实现全覆盖。以户为细胞,文明诚信家风建设固根本,充分发挥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法治保障作用,将乡风民约具象化、清单化、可操作化,牢固树立起“有德者有得,讲诚信能享实惠”的理念,填补现实层面需要管、法律层面不好管、道德层面管不住的空白地带。三是赋能性强宣教。重视干部提能,通过采用穿透式培训,以常见的信访问题为主题,以身边突出的信访事件为案例,以“矛盾调解能手”为老师,每双月定期开展政法大讲堂,手把手的教方法,现已累计开展搜集违法信访证据、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物业矛盾纠纷等为主题的培训,真正提升基层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创新普法宣传,打造“安叔说法”“典亮乡村”等普法新方式,用夷陵人讲夷陵事,普群众关心的法,让普法可知可感可信,受众人数累计40万+;利用巡回法庭、庭院调解、法律顾问等资源,走进小区、走进百姓家,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以案说理,切实厚植和谐守法的社会根基。

(三)被动上手到主动出击的转变。整合力量,由过去单一以公安为主变为由政法委强力统筹、公检法司齐心协力、乡镇积极配合的工作模式。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办法,明确标准、精细环节,进行台账化、闭环式管理。一线督导,由政法委牵头,公安、信访局组成固定专班到乡镇对重点对象逐一进行研判。有力维护了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也充分展现了政法委强力统筹、公安为主、检法担当的政法合力。

三、聚焦三大源头,探索信访维稳工作新路径

(一)把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一道关口”。信访法治化的首要就是预防法治化,重大涉稳风险评估是预防法治化的重要抓手。过去重大风险评估常常流于形式,造成事前不报告,事中出情况,事后再补救的局面,衍生了大量遗留问题。今年,拿出硬举措,凡是涉及全区重大政策落地、重大征迁项目、重大集体资产处置、重大敏感案件办理等,都要应评尽评、真评严评。全区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对上报备案的评估情况实行严格把关审查,出具备案同意后才可批准实施。提出整改意见,将跟踪抽查督办项目整改情况。

(二)堵住重点行业领域信访增量“第一道闸门”。狠下功夫专题点对点办公,对群众反映强烈、矛盾聚集的人社、住建、综合执法、法院、公安等5个单位从源头上制定解决方案,对其落实措施进行过程化督办,对其纠纷数量下降情况进行硬性考核。区人社局健全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区住建局岀台了《夷陵区涉房领域风险预防工作处置方案》《物业纠纷调处工作方案》;区综合执法局推进柔性执法;区法院建立科学立案和“立审执”内部联动一体化机制;区公安局制定《区公安局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工作实施办法》。区信访联席会对各单位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定期信访督查,每月对各单位信访量进行通报,对信访量不降反升、效果不佳的单位进行挂牌督办。

(三)守好诉调对接工作“最后一道防线”。近三年来,法院诉讼案件从4000多件翻升到9000多件,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民事矛盾纠纷涌入诉讼的最后一道关口,法院不堪重负、严重透支,审判质效难以保证,最终造成案结事不了,反映在信访领域就是涉法涉诉案件的呈高发趋势。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机制挺在前面,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在基层、在萌芽。全区大力实行诉调对接,压实乡镇属地责任,将无诉讼村纳入“五无村居”建设考核;压实法院自身责任,从把好立案关口,注重明理释法,强化立审执一体化、加强诉前部门会商、对涉重大群访集访案件提前研判等具体措施,减少诉讼案件的产生;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凡是判案后有风险上行的,及时上交信访、公安、乡镇部门进行综合研判干预,落实闭环管理。上半年区法院诉前委派995件,调解成功513件,超过去年全年调解成功案件纠纷总数437件,诉调对接成功率由去年24%上升到56%。

(来源:宜昌市夷陵区信访局)

责任编辑:曾照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