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日前,武汉市江夏区召开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座谈会,区直相关部门与研究院、高校、企业、机构等面对面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江夏区低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
会上,江夏区经科局、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分别就低空经济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监管保障、城市管理应用场景等进行讲解。武汉铁盾民防等企业分别从各自领域探讨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和路径,为江夏区低空经济产业落地发展建言献策。
在武汉铁盾民防,支点财经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无人机摆放整齐;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新产品——管道无人机。
“这款管道无人机已经有了意向订单,预计下半年订单量还将持续上涨。”武汉铁盾民防相关人士指着一台机体为圆型的无人机告诉支点财经记者,该无人机主要运用于隧道和地下管网检测,可代替人工执行高难度的地下勘测任务。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均为自主研发。
经过多年的科研创新,武汉铁盾民防已成功研发专业旋翼无人机、旋翼机巢等多种新型通用航空装备,适用于低空云投、监测预警、灭火及防水涝抢险、文化旅游等多个应用场景,并形成多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武汉江夏区已集聚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等领域的企业17家。未来,该如何进一步壮大低空经济?业内人士建议,江夏区应从加强总体设计、强化机构力量、制定系统规划等方面出发,对区内进行全面摸底,整合资源,设立阶段式目标,因地制宜地拓展产业链和应用场景,为低空经济发展构建良好生态。同时,还要搭建企业服务、场景开拓等平台,助力从事低空经济的企业“飞得更高”。
支点财经记者 袁阳平
编辑 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