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甘晓燕 张静)8月20日,郧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诚友智慧香菇风味罐头加工厂加工机械轰鸣不断,装卸车辆来回穿梭,一箱箱包装好的风味香菇软包装罐头产品整装待发,经过报关、检测后装进集装箱货柜,正准备发往马来西亚。伴随着这笔订单的完成,该公司今年已完成食用菌出口创汇1.2亿元。
借“菌”引财,“菇”往金来;七夕故里,“菇”香天下。郧西县把食用菌产业当成“头号工程”打造,狠抓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抓好种源保护、建强标准基地、强化科技支撑、筑牢食品安全、推动农旅融合、建立联结机制等十项重点工作,走集约化经营、数智化生产、绿色化赋能之路。今年,已完成食用菌种植4820万袋、鲜菇产量3.41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8.06亿元、出口创汇3380万美元。
聚“优”图“强”,链式思维“建集群”
“阳光桥基地291个基坑完成浇灌,34个大棚主体棚架全部安装到位;石垭子基地924个基坑完成浇灌,56个大棚主体棚架全部安装到位,还有10个大棚主体正在焊接……”在观音镇天河双鹰食用菌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负责人陈刚表示,最近一段时间,120余名工人全力战高温、赶进度,确保按照时序进度完成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产。
一个园区连接2个村、4个基地,建设470个智能种植大棚,年可循环种植香菇2000万袋,带动700余农户就近就业。这是郧西县推进食用菌产业集约化经营的缩影。
郧西山水,“菌子好逑”。自2018年引进香菇产业以来,郧西已在全县18个乡镇(场、区)183个村,建成香菇种植大棚14841个、制棒基地10个。为破解基地分散难题,降低生产风险,近几年,该县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像创办工业园区一样办食用菌园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集群,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近两年,该县共配套建设保鲜库及烘干房2.4万平方米、转移优化种植大棚1035个,扶持龙头企业建设智能种植基地,将香菇种植规模从2000万袋扩展到3600万袋。
新发展羊肚菌2000多亩、大球盖菇100亩、竹荪100亩,平菇500万袋、白参菌20万袋……以基地经营集约化为纽带,郧西县不仅形成了菌种研发、菌种自供、菌棒制作、基地种植、加工销售、外贸出口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还实现了大宗品种稳步发展、珍稀菇类较快发展、药用菌类异军突起的“百菌争艳”局面。
攀“高”逐“新”,菌菇住进“智慧屋”
定量上料、定量补水、定时搅拌、均匀分料。
走进河夹镇杨家湾村智慧绿谷,现代农业科技气息扑面而来。制棒车间内4套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整齐排列的菌棒经过灭菌区、缓冲区、预冷区、接种室,依次进行智能灭菌、自然冷却和全自动无菌接种,送入养菌室进行恒温养菌。等菌棒长满菌丝后,就可移至大棚栽培。
“以前,只能在春季和秋季生产菌棒,70余名工人日产菌棒2万棒,一年只能生产菌棒300万棒,菌棒成活率在92%左右。”郧西智慧绿谷生产负责人吴训国介绍,如今,利用自动化接种设备和恒温养菌室,常年可以生产菌棒,10余名工人日产菌棒9.6万棒,年可产菌棒达3000万棒,菌棒成活率可达98%以上。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接种、管理、采摘、打包等都需要大量人力,曾一直被认为是技术门槛低、利润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郧西县正通过数“智”赋能,加速朝着规模化、自动化、科技化方向迈进。
“看,这是我们安装传感器和监控探头的地方。有了它们,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度、二氧化碳浓度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菌菇生长情况都在掌控中。”在杨家湾村的食用菌产业大数据分析中心,技术人员解秀朝介绍,利用光源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等,对园区内的246座智能种植大棚进行一键控制,解决食用菌生产上管理时间及喷水量把握不准的问题,让食用菌生产告别了“靠天吃饭”和淡季旺季之分,实现从一季到多季的转变。
据介绍,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数字化种植可以节省40%左右的用工成本,实现从一季到多季的转变,同时还可以增加30%左右的产量和优品率。
以“新”促“绿”,菌草青青“绿生金”
在土门镇六官坪村大球盖菇种植基地,几十名工人正在进行推料、翻土、起垄、铺料等作业,一个月后,这103亩的大球盖菇就会迎来丰收。“第一批6月底采摘结束,亩产达3000公斤,销售均价达25元/公斤,效益非常可观,而且生态环保。”基地负责人曲良明介绍,栽培基料是用菌草、废弃菌棒、农作物秸秆、其他有机质等混合配比制成,既实现了废物利用,降低了种植成本,又能改良土壤、提升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郧西县年需菌棒3000万棒以上,以往,香菇制棒主要以木屑为主,如何解决“菌林矛盾”实现产业持续发展?该县跳出传统用树木制作菌棒的模式,聘请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按照菌草粉与木屑1:1的比例栽培香菇,再用废弃菌棒种植长裙竹荪、大球盖菇、羊肚菌,使生物转化率比纯木屑栽培高20%以上。
据统计,今年,郧西县共种植菌草5万亩,发展“以草代木”示范种植香菇200万袋、平菇500万袋,大球盖菇200亩、竹荪120亩;“以草代粮”生产颗粒饲料10万吨、菌草青贮饲料50万吨;“以草植绿”修复生态面积4.5万亩。
-
回复